第104章 冒名顶替李稻花刚回家,正准备安……

李稻花刚回家,正准备安安稳稳的写父母手册,就接到伊恩的电话,说她朋友的小说《爱你》已经找到出版社了。

贝迪集团愿意出版这本《爱你》,并且愿意买下《爱你》的影视版权,他们要尽快把《爱你》拍摄出来。

“你把它怎么介绍出去的?这么快?”

真的很快,从联系出版社到敲定影视版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比《亿万富翁》可快多了。

尽管这里面有伊恩地位转变的关系,但是她的马甲可是个全新的号,就连伊恩都不知道。

这样情况下,还能出版影视一条龙,李稻花可不会认为是自己的作品有多优秀。

再优秀的作品,没有伯乐,也容易寂寂无闻,尤其是在现在。

“额,是这样的,他们比较特殊,所以他们觉得,这部作品,完全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希望可以由他们来拍摄。”

伊恩给李稻花介绍了贝迪集团名下的企业,贝迪集团的高层都是什么人,他们拍摄的话,大概率会拍摄成什么样的。

李稻花也没想到,伊恩居然会这么帮她介绍出版社。

说实话,让他们拍摄,他们还真敢拍,换成别人,还真不一定敢。

“行吧,那就卖了,不过里面的内容不能修改。”

她可是夹了私货的,之后考古的时候要出小彩蛋的。

同意之后的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李稻花知道他们厉害,没想到他们这么厉害啊。

大聪明这个新马甲,抛开伊恩之后,纯交给贝迪集团来运营,很快,各大主流媒体都开始报道。

一时之间,有点像后世买通告,买流量热度的感觉。

伊恩攀不上的媒体,贝迪集团都能使唤的动,就是为了给《爱你》造势。

《爱你》的名字取的也很巧妙,没有之前《亿万富翁》的暴发户感觉,透露着一种文艺、禁忌、神秘……

文坛瞬间被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看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想太多,毕竟,在国外,很多读者达不到做阅读理解的水平,只能浅显的读。

所以在很多读者看来,《爱你》只是一个狗血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他们也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主流媒体要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也不出名啊,也没获过什么奖。

只是书都买了,他

们已经为销量出了一份力,觉得不如《亿万富翁》也没办法。

直到后来,主流媒体主动写了读后感,剖析了作品背后隐藏的含义,很多人才恍然大悟。

做阅读理解,其实哪个国家都会,不一样的是,会做的人多少的问题。

在国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甚至不会做阅读理解。

他们不止从小说中做阅读理解,也会从画中、雕塑中……做阅读理解。

又一个有深度的作家冉冉升起,李稻花瞬间被顶替。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更别说李稻花还不是全民热爱,是有褒有贬,这么个新人横空出世,是很多人都想看到的。

他们没想到的是,哎,这个人还是李稻花。

主流媒体发的读后感是贝迪集团要求的,所以这读后感也跟李稻花真实的意图完全不同。

贝迪集团想让读者的视线集中在难民多可怜上面,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灾难流离失所,好不容易找到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又被这里的人驱赶。

他们做错了什么?错的是当地人,从他们踏上这片土地开始,这片土地就有这些难民的一份,所以应该走的不是难民,而是当地人。

好一个倒反天罡。

李稻花看到这个读后感的时候,真的很想告诉他们,这就叫农夫与蛇啊!

但是她不能说,因为她这部小说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经小说,真要用农夫与蛇的故事提醒了他们,她反倒不高兴了。

看到她讨厌的人受罪,就是她最开心快乐的事情,没错,她就是这样的人。

这部小说很快就在贝迪集团的推广下,翻译成多国文字,被送到各国进行出版。

国内也引进了这本书,作者布鲁理恩特,没错,大聪明的英文音译。

刚拿到手的时候,李稻花都有一瞬间怀疑自己是不是被人偷书了,哪怕只是她的马甲,她的书作者也不能变成别人。

问伊恩之后,才反应过来,国内这是把大聪明的英文翻译当成人名直接音译过来。

国内的翻译向来讲究信雅达,很多时候,一些朴素的英文都要翻译成有深度,同时又要贴合语境和内容的文字。

只有少数情况是直译,比如人名。

李稻花拿到的这本书现在的名字不叫《爱你》,叫《以爱之名》。

中译英后又英译中,李稻花都要不认识这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