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过继“姐!姐!”“稻花!稻……

“姐!姐!”

“稻花!稻花!”

大巴车只能到镇上,李稻花他们刚从大巴车上下来,就听到有人在喊她。

转过头,旁边的角落里,两个年轻人又喊又跳的,生怕李稻花看不到他们。

见李稻花注意到他们,其中一个年轻人跑过来,帮他们提行李。

“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三叔看到信说你们要回来,让我们天天来这里等你们,我们来这都七天……不对,八天了!”

李丰收提着沉重的大编织袋:“姐你这里头装的啥啊?这么重?”

他是李稻花二伯家的儿子,比李稻花小两岁,也不上学了,准备过完年就去当兵。

“从北平给你们带的东西。”

“真的!”本来还觉得有些重的李丰收,瞬间觉得编织袋轻了很多。

两人来的时候是拉着架子车来的,木板架子放在两个轮子上,准备把李稻花拉回去。

李稻花是李三柱唯一的闺女,闺女回家,要不是李三柱在村里走不开,他就得天天来这里等人了。

李丰收和李丰获来这里等,也有好处,他们等多少天,李三柱的自行车就借给他们俩骑几天。

冬天也没什么事,他们俩巴不得多等几天,到时候骑自行车多威风。

李三柱的自行车,他平时宝贝得很,根本不让他们碰,每次骑完,都要好好擦擦,保养保养。

欧阳远他们把东西放架子车上,李稻花也坐上去,省的走一路鞋子湿透,对身体不好。

三个人,大伯家的儿子李丰获在前面拉车,李丰收和欧阳远就在后面帮着推。

边走,李丰收在后面,叽叽喳喳的问李稻花关于北平的事情。

他父亲去世的早,跟着母亲在李家庄生活,小的时候,李稻花经常帮着他跟其他骂他没爹的孩子打架。

李稻花从小吃的好,身子骨壮实,再加上女孩小的时候长得快,年龄相仿的人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对于李稻花这个堂姐,李丰收一直是当亲姐的,当初她嫁人的时候,李丰收还偷偷哭过。

对于从来没有出过县的人来说,去北平,是很遥远的事情,李稻花他们从北平回来,正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北平啊……”

从中午,走到下午,他们才终于回到李家庄。

刚到村口,就有认识的婶子跟李稻花打招呼:“呀,稻花回来啦,你们回来过年啊?”

“对。”

李稻花在李家庄还算不上无敌手,可有不少旗鼓相当的婶子,能跟她战的有来有回。

李稻花这一去北平,她们还真有点想念,但是要说让李稻花回来,那她们还是不愿意的。

李三柱他们听到李稻花回来了,高兴的不得了,大老远就过来迎接李稻花。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李三柱眼睛发红,林金凤直接就开始抹眼泪。

“叔,那我们先回去了。”

“成,明天都来了家里,咱们聚聚。”

“哎,知道了。”

等李丰收他们离开,家里了就剩下李稻花他们四个。

欧阳远到李稻花之前的闺房里,从内裤夹层把一沓钱和工业券拿出来,拿出来之后还小心翼翼的往里看看,确定那里的宝贝没出问题后才松了口气。

坐在火车上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这一路走回来,越走他越觉得不舒服,好不容易到家,第一时间赶紧拿出来。

工业券是他们找郭为民换的,郭为民在锅厂,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

“这是给你们买的吃的,这个是给你们买的衣服,还有这个,是给你们的工业券,你们拿着,给家里买个电视,拉条电话线,以后有什么事,我们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李稻花从欧阳远手里把钱拿过来,给李三柱他们。

“你们哪来这么多钱?”北平的图书馆管理员这么挣钱吗?这跟他了解到的不一样啊。

问到这,欧阳远就骄傲的说:“爸,稻花现在可是大作家!全国闻名的那种,改革三部曲就是稻花写的。”

“啥?就那个作者稻花,是稻花?”

“对,就是稻花!”

这个消息冲击太大,李三柱暂时还没办法消化,怔怔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直到林金凤用手把他打醒。

“哎呀!咱老李家出大作家啦!这得上坟告诉你爷,你们这一辈啊,就咱们稻花最有出息!”

其实,对于自己没个儿子,李三柱心里还是有股气的,这股气不是对媳妇林金凤的,也不是对闺女李稻花的。

是对那些明里暗里说他绝后了的人的。

就在稻花他们回来之前,稻花的叔,李四柱还说,要把他大儿子,李丰满过继给李三柱当儿子,给他们养老送终,将来也不至于断子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