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3/4页)

周渔点点头:“你找个吧。”

小王就说:“我知道个饭店,味道可好呢。”小王给周渔开车,经常为了接送周渔,单独往来的时候,每次这个时候,他就开始自己找打尖的饭店,为的就是拉着周渔的时候,有吃饭的地方。

车子往前开,很快瞧见了个路边小店,上面写着:南州炸蘑菇。

这招牌不是一般的简单,但一看就是家乡人啊。周渔都乐了:“你不会是看着招牌才停车吃饭吧。”

小王点头:“就是因为这个,我寻思都瞧见了,怎么也要照顾老乡生意。没想到味道很好,尤其是炸蘑菇,真的跟南州的味儿一样。而且他们店里,还有个柜台卖咱们和南州肥皂厂的产品。

我就问老板,他是不是南州人,他说在那儿生活过很多年,这是老了回家乡了,没事干就干起这个了,顺便帮南州推销一下产品。”

这也正常,周渔记得前几年坐火车的时候,就在南河其他城市的站台上,买过炸蘑菇,当年她为了推广买下来的方子,早就成为不少人的饭碗了。就是卖他们的产品,挺稀奇的。

这惹得周渔也好奇起来。

车子停下来,一行三人就进了店。

这是个不大的店铺,里面四人桌六张,还有三张大圆桌。这会儿正是饭店,里面做了三四桌人,周渔四处看了看,果然发现了那个柜台,里面摆满了华美日化和南州肥皂厂的产品。

周渔和周三春找了张靠边的桌子坐下,小王去点菜。

不一时,就有人端着菜上来了,只是没想到的是,人一到跟前,就叫了一声:“周总?”

周渔抬头一看,眼前的人五六十岁,头发全白,穿着厨师的白大褂,有些眼熟,还是对方笑着说了一句:“我是莫大海啊,您认不出来了吧。”

周渔这才吃惊地看着他,将过去那个莫厂长和眼前的人对上了号。

自从他帮助其他厂子的事儿出了后,就被愤怒的职工砸破了家里的窗户,他们一家就躲了出去。莫芳芳还找到了他们家,想让她帮忙,不过被他们拒绝了。

后来,周渔就再也没见过莫大海,听说是组织决定撤职但保留身份,不过莫大海觉得愧对厂里的职工,自己辞职了。莫芳芳也离开了南州肥皂厂,说是调走了,具体去哪里,周渔没问。

没想到,他在这里。

周渔点点头:“变化很大,真没认出来。这是你的店啊?”

莫大海连忙说:“我的店,我倒是一眼认出你来了,你一进门就认出来了。没想到这么巧。”

周渔指着那个柜台:“这就能解释了,我说谁这么好,帮我们推销呢。”

“我……我也就是能做这点事了。”多年不见,这位曾经颓然也曾经意气风发过的厂长,脸上倒是已经平静下来,“当年没珍惜,幸好南州肥皂厂又迎来个好厂长,没有被我拖垮了。我真是太替他们高兴了。”

“就是……”他一脸歉意地看着周渔,“您帮了我这么多,我……我却没有任何回报……要是我没犯错,您做日化的时候,我……嗨,我不会做的比武厂长更好了。”

他显然有很多话要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汇成了一句话:“我做的饭味道不错,南来北往的人都夸奖,这顿我请您吧。说真的,这也是沾了您的光,这炸蘑菇还是您买下的方子呢。”

他显然心里过不去,眼睛一直看着周渔。

周渔没拒绝他:“那我就不客气了,但我们就四个人,点的菜就可以,不用再加了。”

莫大海没想到周渔同意了,他连忙点头:“好好!”

很快,其他的饭菜就上来了,不过不是莫大海端上来的,而是一位五十来岁的妇女,应该是他媳妇。

周渔他们吃了饭,道了谢,没有结账,就这么走出了饭店。等着车开出去,小王才说:“周总,那个莫厂长在后面看呢。”

周渔就说:“往前走吧。”

等着到了南州,周三春就告辞了。这次抽签,周三春和媳妇宋雪梅也是双职工,也在第一批抽签的人中,成功抽中了。

后来听说要办集体婚礼,两个人一合计,他俩的婚礼在村里办的,隆重是隆重,就是不怎么时髦。这集体婚礼多时髦啊,反正周渔要回来,他俩就也想掺和掺和。

这种事,但凡愿意来的,没拒绝的。

范广西大手一挥:“只要想补办的,都来。”

这么一号召,真是多了不少人报名,这种结婚好几年,孩子都能当花童的也不少。

因此,第二天的典礼特别热闹,整个小区门口张灯结彩,鞭炮和红毯能绵延出二里地,围观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周朵上学,凑不了热闹,周渔和林巧慧提前到了,就听见了各种议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