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董方行其实就是想要给油脂厂的所有职工找个出路。

如果不是周渔动作太快, 他甚至更想让华美日化对他们进行收购,毕竟,华美日化想要建设的是合成洗液工厂, 他们本身就是想用洗发水打入夏国市场, 合成洗液生产线绝对符合要求。

只是,华美日化的动作太快了, 去年9月跟王厅长谈完后,他们市场部人员立刻就带着相关资料来了粤东,到了十一月份,这事儿就已经谈的差不多了。

今年4月, 他们的厂址也确定下来, 开始了施工, 这种效率之下,设备肯定早就订好了。

董方行觉得, 他们油脂厂的运气的确是差了些。

就像是他们从未想过,BJ这样一个跨国大公司,在夏国从投产到结束连一年也没支撑到, 就要倒闭了。

如今, 这样的好事儿,他们也完全错过。

有时候他真觉得, 自己应该找个地方拜一拜,怎么这么倒霉。但无论怎样, 职工还是要管的。

周渔也必须说, 董方行这人, 可能没什么能力,但总的来说是个负责的人,如果是四五年前, 华美日化刚刚起步。

周渔八成就要考虑考虑有限制的用了,毕竟那会儿,虽然有不少倒闭的工厂,但大家思想还没有发生变化,除了待业青年,愿意跑到私企打工的人,是少之又少。

有人用就行,不能求全。

但现在不一样了。去年她用两场报告,算是彻底跟夏国顶尖大学搭上线了,这一年来,他们帮助建造了四个实验室,共同合作研究的项目超过二十项。

这是完全深入的接触。

原先双方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教授们自然不知道,华美日化到底是什么样子。但等着真的合作了,才知道周渔对研发有多重视和大方,各种想要设备器材,只要是真需要,那是真砸钱。

用教授们的说法都是:“你们这没有预算吗?”

徐倩作为周渔的秘书,专门分管这事儿,她只能笑着回答:“我们周总说了,研发的事儿都是大事儿,只要是能真能用上,我们就买。”

更何况,周渔不止是大方,华美日化也不是没有底蕴的。等着他们来了华美日化的研发大楼,去了香精调配公司的实验室,就知道了,他们的确是国内实力最出众的日化公司。

津大的精细化学一向在国内排名靠前,津大与周渔合作的教授有两位,其中一名叫做柏高远,跟周渔聊的时候就说:“你们的研发实力很强大啊,而且和南河的几个大学都有合作。”

“我还听说,你们在粤东,滇省,东北等省市都有农场,还跟当地的农大签订了协议,进行香料的种植。你们……是不是步伐迈的太快了。”

这是几年前,香精调配公司一开,周渔就通过菌菇公司,跟各省的农业厅和农大联系上了。一方面通过农业厅进行了项目扶持,栽种当地的特色香料植物,进行回购。另一方面请当地的农大提供技术支持。

这和菌菇公司的销售办法是一样的,所以林巧慧做的得心应手,效果也不错,如今几年已过,很多天然香料他们已经可以自供了。

但是,合成香料还是不行。

周渔也不隐瞒,直接说:“我们现在其实已经是国内日化行业香精最大的供应商了。”

“但这么做也不矛盾。一方面我们的利润很低。主要是很多合成香料我们都是从康曼进口的,相当于给别人做嫁衣裳。”

“像是咱们合作开放的叶醇,在大部分香精配方中,都有使用,可国内不能自产,只能进口。至于像是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是非常好的香型,应用很广,我们国内有研究但没有投产的,只能引进。”

“另一方面,我们的香料香精准备走出去了,所以不想被人掐着喉咙。”周渔说的是真的,他们已经在跟著名的品牌卡尔文接触,想要购买他们香水业务的授权。

周渔说想节省成本,柏高远只是点头,可等着她说想要走出去,卖到全世界,她就发现,柏高远教授的眼睛都亮了。

这位40出头的教授,一下子变得热血起来:“研究研究一定研究。”

要知道,教授们不愿意学生们来私企,一是怕在私企一身武功彻底废了,二是觉得私企没有追求,只知道挣钱。

但周渔这里,说真的,条件比研究所都好,自然不会废武功,至于追求,别的不说,就周渔这种“我非要在全世界都领先”的想法,就知道不是没追求,是追求太大了。

因此,今年秋招还没开始,周渔这边就已经确定了十二位高材生即将加盟,人才不能说不缺,但的确不紧了。

至于普通工人也不缺——从前年开始,周渔就在南州设置了华美职业培训学校,但凡进厂的工人,要在学校学习一年的文化和专业知识,然后再进工厂,跟着老工人进行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