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3/4页)
董方行没说啥,可不就是店大吗?
梅树村不仅有高端的商场,有遍布全国的门市部,还有深入广大农村的一人店。在零售行业无人可替。
他们想要在夏国市场上售卖,根本就避不开梅树村。
但欺客吗?饶是他是合资厂的夏方经理,他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这事儿不对,BJ先欺负华美日化的,BJ先拿合同坑夏国日化工厂的,说真的,油脂厂合资成功,那合同还是沾了华美日化的光,才没被坑,他的话语权才这么大。
要他是周渔,他也不能轻易饶过BJ的。
所以,他只做事不吭声,就问:“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谈一谈?”
这是明晃晃的欺负厂,要是过去在美国,这种零售商,BJ根本就不会考虑,不,哪里是不会考虑,他们敢这样,就代表着它们要在市场上被淘汰了,它们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但现在……
艾瑞克看着桌子上的合同,他没有任何办法,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梅树村会和华美日化是一家!
他甚至对多年的疑问有了新的猜测!
周渔的履历简直奇怪的让人匪夷所思,她养蘑菇可以理解,她是农大的肄业生,从养蘑菇转向开门市部,就跨度不小,毕竟,艾瑞克可是专门调查过周渔的,她所谓的菌菇批发门市部,从一开始就加上了很多百货,根本不是单纯的卖蘑菇!
这样可以说她商业嗅觉灵敏,但是,从干的好好的门市部和商场,转来日化行业,就很奇怪。
那会儿梅树村是全国做得最好的,但并没有布局完成,正常来说,不应该趁热打铁,抢得先机吗?为什么抽调资金去干陌生的行业?!
原先艾瑞克只觉得周渔胡来。
但现在,艾瑞克却有种疯狂的想法,他总觉得周渔不是因为门市部做得好去开日化厂,而是想要开日化厂才做的门市部。
她一开始,就等着这一天对付他们吧!
要知道,周渔可是在1981年就对着海市日化的李晓明大谈外资威胁论!
但是,BJ有别的选择吗?该死的夏国市场,梅树村依旧是最好的销售渠道,依旧是一家独大!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周渔真的是太未卜先知了,太聪明了!
他只能说:“谈,你去找粤东商务厅的领导,你们去谈。”
他不能出面,会加剧矛盾,他们是粤东请来合资的,只能让粤东商务厅出面了。
他就不信,省厅出面,周渔还敢这么欺行霸市。
粤东那边还没出手,周渔这边就收到消息了——程佳丽打电话跟周渔说的。
BJ认为梅树村要的入场费远高于其他的日化厂,不能空口白牙断定吧,肯定是要证据的,自然,粤东日化厂就成为了调研对象。
对面上级领导,程佳丽就不能以保密为由拒绝了,前面报了价格,后脚就跟周渔打了电话:“恐怕比较麻烦,你要注意。”
果不其然,来的是粤东商务厅副厅长王蓝田。
人家根本就没打电话谈这事儿,而是不吭不哈买了来京的火车票,带着资料坐了整整两天一夜的火车,跑到了梅树村的京市总部,问前台:“你们周总在吗?我是粤东商务厅副厅长,我想见她。”
一位厅长,不顾劳累,跑到京市,周渔怎么可能拒绝?!
她连忙下了楼,王厅长是见过周渔的——每年的广交会,是粤东承办的,王厅长作为本地官员,也是组委会的一员,华美日化一年比一年成绩好,周渔没少跟他们打交道。
不过这会儿,王厅长可没提这事儿,他第一句话说的是:“周总,我来给你添麻烦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样的王厅长周渔也不好说的太直接,就把人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徐倩上了茶后,周渔这才问来意。
她装作不知,王厅长也没揭穿,而是将BJ夏方经理董方行是怎么来找他,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都说了说。
周渔这才看向了他身后的瘦瘦瘪瘪的男同志,那就是董方行,董方行冲她笑笑。
王厅长再开口,才进入正题:“我来之前,也问过粤东日化,发现你们给BJ的入场费,不太一样。我以为这是因为合资的原因,所以专门请教了颜美的日方经理,对方说他们的入场费和粤东日化是一样的。”
“周总,明人不说暗话,去年你从美国回来,在会堂作报告,我是粤东商务系统的带队人,也在现场。我了解,你和BJ有摩擦,我还知道,你带着夏国日化46君子,跟外国经销商斗智斗勇,最终守住了我们日化产品的出口底价。”
“我认为你做这个决定,也是为了夏国日化行业,不被外资侵占。但是,”王厅长也很恳切,“虽然说是合资,其实整个BJ夏国,外籍工作人员,一共没有超过15位,剩下的都是原粤东油脂厂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