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周渔爽快地应了:“好!”
但周渔转而又说:“刘厅长, 但我觉得,我去上课不太合适。一方面是报纸电视上做广告和在广交会上吸引顾客,这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 每个厂子的产品不一样, 我这点浅薄的经验,很难帮上所有人的忙。”
要是周渔先说这句话, 刘厅长肯定以为她要推脱,但她先应了,这就是有其他想法,刘厅长跟周渔打过几次交道了, 很了解他的性格, 笑着问:“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周渔就说:“我是真想给咱们南河出力。说真的, 我这门市部,没有咱们南河的厂子支持, 也开不起来。我想这样,不如也不上什么课了,大家把出口的产品拿来, 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这真是没有过的形式。
要是别人这么说, 刘厅长肯定有疑虑,行不行啊。但是周渔, 他是真信这小丫头有这个本事的。
无论是卖蘑菇,还是开门市部, 还是开一号店, 她的动静是一次比一次闹得大, 一路从南州到南河再到国家台,谁有这样的本事?
他想了想就点了头:“也好,这样有的放矢, 不做官面文章。”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他们这会儿要开几天,大抵是各厂的样品还要运过来,所以就定在了工商大会的最后一天,两天后。
此外,周渔还跟刘厅长要了点资料——看看要参会的几个厂子往年参加广交会的交易情况。
等着两天后,周渔就去了商务厅——参与工商大会的厂家足有上百家,但这种小会则都是志趣相同的人因为一个论题,凑在一起开会,所以厂家并没有那么多。
周渔两天前要资料的时候是20家,等着今天过来,就只有十六家了。而且很统一,都是工艺品、小百货之类的小厂子,大点的厂子就一个是南州肥皂厂,这家对周渔向来信任。
她到了先去办公室找了刘厅长,刘厅长才领着她去了会议室,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特别热闹:“你们看看我这个笔筒怎么样,这是我们新设计的图案,上面刻的是他们的圣诞树,我们觉得圣诞节应该有人买。”
“你们这不错啊,很创新。我们酿造厂就不行了,酱油醋千百年没变化,哎,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卖得好!”
“我们铅笔厂也是,你说铅笔不就是写字的吗?没什么好改动的。其实说真的,周总水平肯定是高的,只是我们这东西真的难出新。”
周渔就在外面,听了后直接接了话:“王厂长,我可不赞同你的话。”
这是成林铅笔厂的厂长,他们的产品也进了一号店和门市部,这位王厂长和周渔没少打交道了。
所以周渔一出声,他就听出来了,周渔说不赞同他,他也不生气,还笑着说:“你看,就不能背后说人,我开个玩笑,还让正主听见了,还不赞同我。周总,我倒是想问问,你不赞同什么?是你认为你不是个高人?还是认为铅笔能出新?”
要是对别人来讲,这是两难问题,很容易陷入困境。
前者是自认不足,后者是给自己出难题。
可刚刚王厂长自己都承认,不好出新了,这就成了个最简单的问题,顺着他的话说就是了。
哪里想到,周渔的回答是:“我认为我不是高人。但铅笔出新却不是什么大难题!”
咦!这可是跟大家的预测完全相反。本身热热闹闹一起聊天的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将目光都集中在了周渔身上,想听听她的见解。
周渔看了看,好家伙,说什么大会的小组讨论,其实几乎全部都是他们一号店的供货厂,相当于内部开会。
想也明白,周渔的一号店红红火火,但商店里经营的东西还是有限的,重工业跟她没关系,就去了大半了,轻工业中纺织、家具五金轻工机械等都跟她没关系。
这些工厂跟她没接触过,自然也不会信任她。
但这样的熟人群倒也有好处,周渔可以说得更明白一点,“我认为我不是高人是因为其实我不懂广告。"
这话一落,王厂长他们都笑了起来,南州肥皂厂的范广西就说:“周总,你这也太谦虚了,国家台的不说,就说一号店开业八天的报纸,谁不被吸引?”
周渔刚才进来就瞧见范广西了,他是车间主任,按理说这种会议都是厂长参加的,怎么他过来了?
不过这也不是问询的时候,周渔就按下疑惑,笑着回答:“那不是广告做得好,事实上,如果大家看过国外的广告就知道,我那些太直白了。或者换句话说,好的广告应该像咱们夏国的水墨画,有大量的留白让人想象。”
“可你们看我的广告是吗?我简直恨不得跟大家说,我们有这么多品牌,我们东西便宜,我们服务好,赶紧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