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4/5页)
刘厅长也没想到,周渔居然这么干!
等着叶树出了门,秘书就问他:“厅长,要不要咱们去看看?或者,我去看看?”
刘厅长最终摆摆手,“他们会来汇报的。去了可就打断了,让她尽可能的发挥!”
张小舒足足在会议室里待了二十分钟才出来,刚出来就被大家围住了,纵然对周渔很信任,可谁不好奇啊,这么长时间,到底行不行?
“怎么样?”大家问出来后,都盯着张小舒。
张小舒觉得自己从没有这么轻松过,他看着这一张张等待答案的老脸,抿了一口玻璃杯里的浓茶水,吐出三个字:“非常好!”
这简直安了大家的心,张小舒可是老外贸了,他说行一定不会忽悠人,周渔是真行。当然了,人的好奇心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知道行了,排名下一个的铅笔厂王厂长立刻就进了会议室,其他人接着问:“说的什么?给我们讲讲?”
但这个可就真问不出来了,张小舒就一句话:“我必须说是好办法,即便没有使用,我也知道肯定会有用的。大家可别忘了刚刚的承诺,这一招我不能说,你们也别问,我也不问你们的。咱们就一个心思:这次广交会破个记录,怎么样?”
这真是信心满满!
但说的也有道理,如果能说,不就一起开会了,大家自然不再问了,可是心里也是痒痒。
一个人平均15分钟,16家工厂,一共用了四个多小时,最后一个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
不过是很熟悉的人,范广西。
这会儿就他俩,也不怕耽误别人,自然聊得透彻一些,香皂肥皂的出口虽然比化妆品强一点,但也不算容易——科技含量不高,意味着竞争者众。
周渔先问的是:“你们厂对这次广交会成绩有什么要求吗?”
哪里想到,范广西说的是:“我给莫厂长打电话沟通过了,我们去年是没有上广交会的,今年是第一次,主要是开拓市场为主。”
周渔点点头,好奇道,“这想法挺好,不过莫厂长怎么总出差,我好像上次打电话,他就在出差。”
范广西就笑了,“不是出差,他是去做报告了。六月份国家日报的徐飞记者,其实是来采访我们厂的,我们厂被当做改革的先锋,扭亏为盈的正面例子报给了国家日报。”
这个周渔知道,采访完还恭喜过莫大海呢。
“文章登出来,我们厂和莫厂长都出名了。好多人都说要学习莫厂长,还打来了电话邀请莫厂长去给他们做演讲,一个月最少也要三场。”
周渔不太知道这方面,不过她想起了小时候知道的那些英雄模范,的确也是经常作报告的。
她就点点头:“真是挺忙,这样,肥皂香皂说真的论技术含量论产量,咱们都不如欧美发达国家,我的建议是可以专攻一下不发达地区。我们的肥皂也这两年才能满足需要,不发达地区肯定会有大量需求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因地制宜,想挣外汇不要怕麻烦,替他们量身定做。”
这显然比其他厂家要费事很多,如果是周渔的话,第一次亮相,没有特别大的优势,她会这么做。这样,不但开拓了市场,肯定也会在省厅留下良好印象,有助于一步步发展。
范广西也觉得挺好:“我认为可以。我去查查历届来夏的采购商的来历,再查查他们的相关资料,尽可能细化到地,让他们宾至如归。”
周渔就笑了:“是这个样,你要是查不到可以来问我,我还是看了不少资料的。”
范广西这才满意的离开。
这会儿周渔出去,所有的会议都结束了,只有刘厅长的秘书小王等在了门外,冲着她说:“周总,刘厅长让我请您过去一趟。”
周渔也是正有此意,笑着应了。
很快就到了办公室门口,这会儿跟每次来的门庭若市不同,门口空空荡荡,大门敞开,小王秘书带着周渔一到门口,就大声报了家门:“厅长,周渔来了!”
刘厅长笑着招呼周渔:“来吧,刚给你冲好的茶水,渴了吧,赶紧解解渴。”
这待遇可是之前都没有过的。
周渔笑着说:“看样子我今天幸不辱命!”
刘厅长指着周渔冲着小王秘书笑道:“你瞧瞧她有多机敏,我这还没说什么,已经知道答案了。”
小王秘书笑着回:“您忒明显了,原先可不这么勤快。”
刘厅长回答:“那得看对什么事儿。周渔,你可是替这16家企业出了好主意,每一个都有可行性,每一个听的我都振奋,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迫不及待地想去参加秋交会。我想听好消息啊。”
周渔握着茶杯,慢慢地喝着茶,这会儿才说话:“如果能够按着这个思路来,我觉得这十六家工厂有所突破问题不大。其实我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想跟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