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4/6页)
姜照皊被他气坏了,叫他让人回去准备,趁现在还早,提前备着,等要用的时候就晚了。
他自己理亏,颇有些无话可说,便直接叫人准备去了。
马车骨碌碌的往前移动,姜照皊没空看他了,抱着胤祐往外看,见她双眼圆睁,小嘴也惊成圆圆的一个圈,不由得笑了:“没见识的小东西。”
混忘了自己第一次出门的时候,也是这样呆呆的。
胤祚也不遑多让,他蹬着小腿,小手紧紧的抓着窗框,眨巴着大眼睛往外看。
刚开始没人的时候还好,这出了午门,人渐渐的多起来,旁人瞧见这马车里头探出来一个胖娃娃,有的就笑着逗弄。
胤祚一点也不慌,拍着窗框哦哦回去。
原本还想着他性格要内向些,没想到不怕人,还会主动打招呼。
胤祐也好奇,探着头往外看,这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关注点不一样,她只顾着看一些亮晶晶的花哨物品了。
两个孩子头一次出宫,高兴的跟什么似得。两人看完还头碰头交流一下,特别的乖巧。
“说的什么呀,什么时候才能跟母妃也说说。”她笑道。
想要跟她说,自然还要些时间,小孩子一岁多会学着说话,这两岁才会说短句,三岁会长句子,但是会结巴。
再大点,就能跟你吵架了,你还
吵不赢那种。
“鸭。”她直接外头笼子里的鸭子,叫两个小家伙说。
康熙就笑她:“他们那里听得懂。”
“呀呀。”一声高一声低,一声长一声短,还挺有意思的。
就是打脸来的太快,叫人接受不了。
姜照皊又教了别的,不如鸭容易发音,两个小家伙就没有学会,他俩还学会了‘什么’。
你一句什么,我一句什么的。
看到什么都要问。
问得多了,姜照皊快听不懂这两个字了,她怏怏的把胤祐往康熙怀里一扔,叫他抱着俩孩子,自己躲懒去了。
这还不会说话呢,就这么能问。
等到四五岁,会观察这个世界,岂不是也成了十万个为什么,会问到她哭。
康熙抱着两个孩子,倒也得心应手,一条胳膊一个,护着别摔了就行。
但是两个小家伙凑到一起,玩着玩着就开始激情开殴,你一下我一下的打,谁都不躲,坐的正正的,甚至还不会抢打,而是非等对方打完了才还手。
“快抱走一个。”康熙道。
姜照皊看了看,没忍住笑了,她慢吞吞的伸出手,还未碰到,两个小家伙又不打了,凑到一起说婴语。
你看我笑笑,我看你笑笑。
左右不给大人反应机会就是,康熙没有她见得多,自然觉得诧异。
只是打人这个毛病要改,她又不知道怎么教两人,毕竟这你凶他们,他们也听不懂,倒是会看脸色,但是以他们的脑容量,也有些记不住。
她发现选择忽视的时候,反而更能让他们自己停下来。
故而每次都不怎么激动,如果她表现的比较关注,他们甚至会出现故意打人的情况。
育儿实在难,姜照皊恨不得抱头。
康熙倒不在意这个,孩子不打了,他也就不看了,扭过脸接着看外面。
不得不说,之前经历了地动之后,这京城也跟着焕然一新,之前很多人家的宅子,都是刚入关的时候,抢的或者是分的,相对来说陈旧了些,就算多加修葺,也跟打补丁一样,不如现在全新的好看。
“以前朕瞧着,总觉得那些人游走好闲的可恨。”康熙叹了口气,又道:“现在才知道珍贵,当没有人可以游走好闲的时候,那就说明,朝不
保夕啊。”
“那也可恨。”她道。
很多人比较咸鱼,她说自己好逸恶劳,但是会认真的让自己有资格之后,才去享受。
并不会觉得,什么都不做,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就真的好了。
但这跟她没什么关系,能够在内城游走好闲,都是旗人。
外城的汉人,可没有游走好闲的功夫,这脑袋都在裤腰带上别着呢,若是旗人看汉人不顺眼,打死也是常有的事。
并没有人张目,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里面。
等走到外城的时候,明显就能看出来,这人的精神状态不一样,看着会比较可怜一点。
京城边上的汉人尚且如此,偏远地区的简直不能想。
想想偏远山区的一些情况,怕是要更严重些。
等出了京城,慢慢的就看到村郭,她以为跟上次在庄子上看的差不多,如今才知道差距。
村子里头的房子都小小的,要么是巴掌大的茅草屋,要么一瞧就知道是前朝遗留下来的祖产,颇为破旧,还不敢照着修,怕有人来找事。
反清复明的问题,对于旗人来说,特别敏感,容不得任何人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