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王家之变(第2/6页)

男人闻言好似是放下了心,笑道:“有王家主这话,在下便放心了。”

王涣之没说话,王漳便开口道:“新纸生意交易数量巨大,不知阁下可否拿些新纸给我们瞧瞧,也叫我们知道这银子花得值不值当。”

说着他的视线就落在了桌上。

桌上从一开始就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盒,与大宁如今用的纸张大小一样,王漳方才一进门就注意到了,猜测里面应当就是“瑶台青纸”。

只是他们还是要先亲眼看看那瑶台青纸的模样,顺便探一探这西域商人是否真有新纸。

那西域商人便道:“二位放心,在下做了几十年生意,从不做假。”

说着,他就伸手打开了那盒子,从里面小心翼翼取出了一张宣纸。

洁白、柔韧、光滑细腻,恍若神物。

王涣之和王漳看过去,目光都惊滞了片刻。

果真是好纸!

他们王家人,就没几个不喜欢文墨的,自然也喜欢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他们王家都有涉猎,不过其中最出名的还是他们造出来的纸。

可眼前这张纸,却彻底颠覆了他们此前对于“纸”的印象。

王涣之和王漳,也终于知道为何这纸都未出售,就已经名动京城,原来真不是夸大其词。

西域商人瞧着他们二人的模样,把手中纸张铺在桌上,道:“二位可以入手瞧瞧。”

王涣之当即伸手,轻轻抚摸那光滑中带着微微磨砂质地的纸页。

王漳亦是如此。

“这般纸张,瞧着光滑,入手却又有些粗糙,非常适合落笔。”王漳感叹道。

王涣之也是爱不释手。

是了,这般纸页才配得上他的诗作。

待到将这纸的制作方法拿到手,他定要将自己此前写下的诗作全都重新誊抄一遍。

如此传到后世,定会叫后人膜拜。

见他们二人一心扑在之上,西域商人开口道:“二位觉得如何?”

王涣之和王漳一怔,这才意识到他们方才都有些失态,忙敛了神色。

“还不错。”王涣之淡声道,“不知阁下这造纸术开价几何?”

“造纸术?”商人笑道,“二位恐怕是误会了,在下不卖配方,只卖成品的纸张。”

王涣之他们其实之前就猜到了。

如此暴利的生意,造纸之人握着配方和工艺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进项,可比一次性买断合适得多。

“成品纸张,不知开价几何?”

三人在屋内聊了大半个时辰,王涣之和王漳才离开。

不过他们手里已经多了那个长方形的盒子,里面放着两张新纸,是西域商人送给他们的。

而他们也给了商人随身携带的十锭金子,算作订金。

待到明日早间天亮之前,王家需要再派人将三箱金子送去城西的一处小客栈,届时他们也能拿到第一批的新纸。

共三十张。

物以稀为贵。

这三十张纸,每一张,王家都绝对能卖出天价,也能再次替王家扬名。

而且王涣之拿到新纸的售卖权,地位就会远远高于王其琛,家主之位坐得稳不说,或许还能想办法将少主之位转给王文耀。

如此种种,这三十张瑶台青纸的价值,远比那三箱金子高。

王涣之和王漳都觉得自己赚大了,但怕那商人后悔,所以便是签完了合约,都离开了东市,他们都表现得很平静。

一切等明日一早完成交易再说。

而在他们离开了将近半刻钟后,那西域商人便起身出了包厢,转身朝更里面的客房走去。

敲开其中一间房的房门走进去,西域商人便脱了脸上和头上的伪装。

若是王涣之和王漳在此地,就会惊奇地发现此人分明就还是中原人的模样,只眉眼较常人更深邃些,这才显得有些像西域人。

而这人褪了伪装后,便恭恭敬敬朝窗边软榻上倚着的人躬身作揖,道:“少主,合约签下了。”

他上前两步,将刚得的十锭金子放到桌上,说:“这是他们付的订金,如您此前预估的一样,明日他们会再送三箱金子过来。”

一袭粉衫的青年单手撑着脸,眼睫轻颤,狡黠的狐狸眼缓缓睁开。

他看向面色冷肃的男人,懒声道:“辛苦了,拿两锭金子去买些酒吃吧。”

男人一向知道少主大方,闻言还是心中一喜。

两锭金子啊!

这都够他吃多少酒了?

“谢少主赏。”男人躬身作揖。

“去吧,明日早些过去,莫叫人等急了。”王其琛道。

男人便转身离开。

第二日。

午时,饭后。

王家议事堂中难得聚齐了几乎全部的族老,主位处两个位置,分别坐着家主王涣之,与礼部尚书王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