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辅政之权(第3/4页)

他们不敢对楚九辩动手,就想着光明正大地除掉秦枭。

这次西北战乱,明眼人瞧着便知道是定北王的手笔,可其中定然还有其他势力参与其中。

不说是朝中这些人,便是那些藩王,或许都参与其中。

这是所有人一起准备的,针对秦枭的一次绞杀。

这是明谋。

这些人知道这般明显的做法瞒不过秦枭和楚九辩,可他们还是这么做了,甚至连做戏都不做好,漏洞百出。

总归他们最后的目的也只是想把秦枭架起来。

眼下西北那边展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甘肃百姓水深火热,很可能就要被屠城,所有人的希望都在秦枭一个人身上,只要他去了,就有可能救下所有人。

还有定北王被俘一事,身为皇族,他被外族俘虏,这是对大宁皇室尊严的践踏,更是给百里鸿这个新帝的下马威。

只有秦枭去了西北,“救出”定北王,才能保住皇室颜面和甘肃百姓性命,也才能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楚九辩侧头看着秦枭,眸中情绪复杂难辨。

他把这其中的弯弯绕绕都捋得明白,秦枭定也如此。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去或者不去。

他若是不去,失的便是民心,是朝廷的威望,是他们这几个月以来,好不容易在百姓心中积攒起来的希望。

可他若是去了,失去的便很可能就是他自己的性命。

有的选吗?

自然有。

以秦枭混不吝的性格,以及对名声的轻视程度,他完全可以用名声换自己性命安康。

且以他心狠手辣的“反派”身份,也完全可以抛弃甘肃百姓于不顾。

可不知道为什么,楚九辩就是笃定了秦枭做不到抛弃这些。

秦枭或许不在意他自己的名声,但他却在意朝廷的威望,更在意那些无辜的甘肃百姓。

便是定北王大概率不会叫人屠城,秦枭也不敢赌。

直至此刻,楚九辩也再也没有办法自欺欺人。

秦枭就是一个在意百姓的好官,他有最冷硬残忍的外在形象,内心里却比谁都容易心软,比谁都更有人情味。

他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他有健康的家庭关系,有危机四伏但正常的成长环境,他更有无比健全的人格。

秦枭不是,至少现在还不是原著里提到的那个阴狠残暴的摄政王。

所以他与楚九辩,也从来都不是一类人。

楚九辩喉结滚动,双手不自觉地攥在一起藏在袖间。

他下意识想要去抠些什么,然而理智却没有崩坏,愣是让他压制住了那般渴望。

是从商城里买的药有效果了吧。

他想。

而一旁的秦枭也在此时开口,道:“安平。”

安无疾当即起身:“大人。”

秦枭冷静吩咐道:“找秦朝阳,叫他通知兵部整兵,至少要五万军士。再叫户部筹备军饷粮草,三日之内备好一切,十三日早上天一亮便出发。”

“大人。”安无疾蹙眉道,“主将是......”

“我。”秦枭淡声说道。

他双腿交叠坐在椅子上,后背靠着椅背,姿态和神情都那样自在。

安无疾欲言又止,终是不敢耽误,躬身一揖道:“属下领命。”

说罢,他就转身快速出了门去。

秦枭决定了的事,谁都没办法左右。

待安无疾离开之后,议事堂内便陷入一片死寂。

楚九辩偏头,见着了秦枭冷硬的侧脸。

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在原著里看到的那段描述:【宁王秦枭率军打败西域塞国,负重伤,历三月方愈。】

若是他当时仔细看了,定会想秦枭堂堂摄政王,有什么战斗非要他亲征。

可现在,楚九辩却根本没有这个疑问,他知道秦枭非去不可。

不得不说,大宁这各方势力也是把彼此都了解的格外透彻,他们这是算准了秦枭明知是陷阱,也定会一脚踏进去。

原著中其实也有这段剧情。

只是这件事发生的时间,竟比原著中描述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年!

楚九辩略略一想便清楚这都是因为他的出现。

他的一系列行为,加快了秦枭打压世家的步伐,把他本该用一整年才做到的事,提前这么长时间就做到了。

这无疑给了其他势力更深重的皇权压力和紧迫感,这才使得这些人这么早就动了杀心。

许是察觉到了楚九辩的视线,秦枭也从思绪中抽离出来,偏头与楚九辩对视。

楚九辩轻轻眨了下眼,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便是说些“保重”之类的话,也觉得没必要,因为他知道秦枭一定会活着回来。

可......秦枭不知道这件事。

他明知此行凶多吉少,却还是决定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