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漕运之变(第4/5页)

王致远听着萧怀冠的嘲讽,脸上的笑意都要端不住了。

“外人瞧见的不过是些捕风捉影之事罢了。”他强装不在意地说,“我王家家主之位素来是能者居之,有些无伤大雅的交流辩论可再正常不过。”

说罢,恰好宫门也开了。

王致远心里不由松了口气。

萧怀冠瞥了他一眼,唇角的温和笑容也落了一些。

王家如今烈火烹油,内部纷乱。

可他们萧家也好不到哪去。

家主萧曜为了戒掉曼陀罗损了身体,如今还在休养,家中小辈也没一个能顶起来的,吏部又有楚九辩盯着,萧怀冠便是想运作手段把萧闻道再提拔上来也难。

眼下他们也只能等一个机会,想办法让萧闻道再立个功,便能名正言顺地把他提上来了。

只是,秦枭与楚九辩怎么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至于剑南王与苏喜儿结亲之事,萧怀冠从一开始就没报什么期望,萧曜却说试试又无妨,毕竟他们萧家与身为纯臣的苏盛本就不对付,成了最好,成不了便是得罪了也没关系。

萧怀冠说服不了对方,只能冷眼旁观。

而最后结果自然如他所想,亲事不成,反叫小皇帝因为能护住手下人,又小小年岁便如此聪慧,能依稀洞见朝局,而收割了一波纯臣的信任和效忠。

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也不为过。

萧怀冠嘴里说人家王家内部纷乱,其实他们萧家也强不到哪去。

他这个户部尚书,便与家主萧曜有些隔阂,并不能真正相互依靠信任。

便是家中其他人,也各有心思,各有算计。

树大分枝,人心便也会越来越散了。

萧怀冠缓缓呼了口气,抬步朝奉天殿而去。

而刚被他惦记过的户部尚书苏盛,如今也不好过。

他明面上还是纯臣,忠于皇帝,但秦枭和楚九辩却已经开始怀疑他是否有真正效忠的“主子”。

宫宴之后,他还特意复盘了一下自己是如何暴露的。

可思来想去,他都没想明白。

他不是没怀疑过秦枭和楚九辩会不会就是无理由地怀疑,但他不敢赌。

万一这两人就是掌握了什么证据呢?

这种担忧让他不清楚自己到底暴露了多少,有没有牵连到身后那位,便使得他最近行事越发小心,有了如履薄冰之感。

还有苏喜儿。

他好好的女儿就这般被送离了京城。

他记恨萧家,可却没办法对他们怎么样。

萧家庞然大物,与此前的赵谦和可不是同一个等级。

众人心思各异,行至奉天殿内,毫不意外地瞧见了楚九辩与秦枭二人。

早朝开始。

新鲜上任的工部侍郎刘峻棋率先上前一步,说起了河西郡堤坝修筑及灾后重建之事。

这场灾难所损耗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但好在是终于结束了。

百姓们也已经开始重建家园,只是他们失去的亲人朋友,却再也回不来了。

之后又有几位官员上前说起地方上的事。

例如苏浙地区的丝绸又少了多少产量,西北边军又上了折子要军饷等等。

几乎都是在说收的钱少了,要花出去的钱却多了。

待到这些事情都汇报得差不多了,楚九辩才抬眸看向秦枭。

秦枭不着痕迹地与他对了下视线,然后便开口道:“本王也有一事要与诸位大人聊一聊。”

待众人看过来,他才道:“前日收到南地奏折,称运河中段河流淤堵,商船行驶困难。”

一听他说起运河,刑部尚书邱衡便觉不妙。

漕运之事交由邱家这么多年,没人比他更清楚运河上存在的问题。

秦枭看向邱衡,淡声道:“近年来,运河上往来商船越来越多,管理却松散,时有盗匪。”

邱衡眉心微蹙。

心道果然是这些事。

运河上时有盗匪是真的,但若是来往商船给了邱家足够的孝敬银,那这些商船便能挂上官家的旗帜,盗匪便不能动他们。

至于没有给孝敬银的,或者运送的货物合了萧家心意的,那便得不到官旗。

盗匪们就会肆无忌惮地劫掠船只,掠得的货物也会与邱家四、六分成,邱家拿六成。

这么多年下来,邱家借着这般手段,敛财数额根本难以统计。

只是此前的成宗与英宗都未把这些当回事,毕竟邱家每年给朝廷上交的税银也是最多的。

但那两位糊涂皇帝不清楚,不代表秦枭不知道。

每年邱家上交的税银虽多,但他们从朝廷、从漕运之上拿到的只会更多。

施小利,保大利,这是他们一贯的做法。

可眼下,秦枭提起运河,又是想做什么?

是想要邱家上缴更多的税银填补些窟窿,还是,想直接夺了邱家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