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细盐初见(第4/6页)

“什么?”楚九辩一怔。

秦枭将罐子推到他面前,温声道:“需要人,还是需要其他东西,我都给你,你想做什么就去做。”

楚九辩能拿出细盐来,心里自是有想法的。

他和秦枭手里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人,所以一开始他想的也不是立刻就占领什么盐场。

他想的是先从系统商城购买一批细盐,然后高价售卖给这些权贵,以及富庶之地的商贾豪绅,用这些钱去培养人才,举办科举。

他们想做的事太多了,但每一项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所以科举才是他们下一步必须要做的事。

只要有了人,至于是占领盐场控制盐运,还是慢慢控制地方,甚至延伸进六部,都可以慢慢做到。

但楚九辩没想插手售盐之事,沾了“盐”的事,便与国家根本有了联系。

他想着秦枭能让他负责科举就不错了,却是真没想到对方会搞这一出。

秦枭就不怕他掌控盐运,成为下一个“世家”吗?

“你不会是在试探我吧?”他狐疑地问秦枭。

秦枭抬眉:“试探你什么?”

“自然是看我胃口到底有多大。”

秦枭就笑:“你便是吞了这大宁,本王也认了。”

楚九辩:“......”

“放心。”秦枭正色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本王懂得。”

扯淡。

之前怀疑他的例子还历历在目呢。

楚九辩拿出一颗水果糖递到他面前:“你吃了它,我就......”

话没说完,秦枭已经拿过糖含进嘴里,品了品道:“这什么味?”

楚九辩也拿了一颗含进嘴里,含糊道:“葡萄味。”

“葡萄?”

“一种水果,现在应该种植在西域。”楚九辩侧头看他,“我很爱吃。”

秦枭点头:“那便把西域诸国打下来,好让太傅大人吃个够。”

楚九辩轻嗤一声:“用你国库里那仨瓜俩枣打吗?”

秦枭:“所以要请大人多费心了。”

屋外忽而响起宫人们的请安声,是百里鸿来了。

书房门本就开着,楚九辩和秦枭侧头看出去,便见着小朋友手里拿着一张纸,愁眉苦脸地走了进来。

洪公公跟在他身后,手里还拿着笔墨。

“咔嚓”一声,又一声。

楚九辩看向秦枭,就见对方快速将嘴里的糖嚼碎,全部咽了进去。

这是怕小孩看着。

楚九辩便也“咔嚓咔嚓”把糖吃完,顺手把盐罐也收了起来,待到明日早朝再赏给剑南王。

因为已经很熟了,所以私下里三人间也不再客套地行礼。

百里鸿一进来就迈着小短腿跑到两个大人中间,然后踮着脚把手里的纸铺在了秦枭和楚九辩座椅中间的茶几上。

两人移开茶盏,方便小孩把纸铺好。

“舅舅,朕算不出来这个。”百里鸿没发现两个大人背着自己吃糖,他两只小手扒着桌沿,眼巴巴地看着秦枭,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秦枭偏头去看,见纸上是一道算学题,还是很多学子都算不好的“古寺僧分馍”。

他看向洪福,对方笑眯眯地把笔墨放到桌上。

见着秦枭看自己,洪福笑容不变。

显然,这题是他给百里鸿出的。

楚九辩也侧头看题目。

很简单的一道题,就是说寺庙里有大和尚和小和尚共一百人,共有一百个馍,若是一个大和尚分三个馍,三个小和尚分一个馍,那寺庙里大小和尚各有几个人。

这不就是鸡兔同笼的变形题吗?

而且瞧着比鸡兔同笼还简单些。

只是这个时代的算数还停留在刚刚有“九九歌”,也就是乘法表的阶段,更多的变式还没发展出来。

这样的题对很多大人来说都需要执笔去算,何况百里鸿这么个小娃娃。

楚九辩也不由看向洪公公。

虽说他才是太傅,但平日里真正教导小皇帝学东西的,都是秦枭和洪福。

洪福的才华楚九辩是领教过的,并且之前系统抽出对方卡牌的时候,也说他是能文能武,总归在文学方面,应当是比楚九辩要强上不少。

眼下看来,对方在“鸡娃”方面也挺厉害。

百里鸿这么小的娃娃,能把大字写明白都不错了,可因为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已经把论语都背完了,所以洪福这两日已经开始教他论语的释义了。

这种进度,楚九辩听着就觉得离谱。

在他的认知里,三岁大的小朋友都还没去上幼儿园呢,能背两首古诗都是聪明宝宝。

今日看来,洪福这是打算连算学一起教了。

秦枭看了遍题目,问百里鸿:“你刚才自己是怎么算的?”

他一开口,便有一股甜味飘出来。

小朋友吸了吸鼻子:“什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