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信任疑心(第2/5页)
南疆的信仰值暂时没办法指望,京中那些信仰值就是卯足了劲也没多少,所以只剩下漠北。
江朔野也该履行一点信徒的义务,比如帮忙“传教”之类的。
楚九辩心里有了些打算,便对司途昭翎道:“十日后,吾会再唤你,助你渡过此难。”
司途昭翎明亮的双眼中闪过惊喜的神采,忙俯身见礼:“多谢阁下!”
而后她又忙道:“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视线忽而被白雾占满,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好似轻盈飘起。
莹白的月光洒入卧房,映着少女姣好的睡颜。
长睫颤了颤,少女忽而睁开眼。
司途昭翎腾地从床上爬起来,还视四周。
她无比清醒,双眼晶亮,丝毫没有平日里刚睡醒时的困倦。
耳边还回荡着神明微沉的嗓音:“吾乃,大祭司。”
“大祭司。”她轻声念出这个称呼,心中震荡久久不息。
不行,她要去找阿娘!
她忙起身穿衣,而后也不管已经半夜三更,径直朝父母所在的院落跑去。
值夜的丫鬟忙要跟上,却被她拦下:“你睡你的,我去找我娘。”
这段时间郡主总是做噩梦,惊醒后就要去找圣女大人,之后就直接宿在主院,不会再回来。
小丫鬟心里不放心,便遥遥跟着郡主一路跑,直到看人确实进了主院,她才放下心回去。
司途安黎和百里灏夜里睡不安稳,索性不睡了,就依偎在床头低声说着话。
他们此前想着百姓手里有余钱有余粮,日子会过的更舒坦,但现在他们却实在后悔没有将公共粮仓建的更大些,没多从百姓手里收些粮食。
南疆百姓过惯了好日子,吃食上从不亏待自己,又想着多年未有过灾害,便都指着每一季的粮食收成,手里并不会留多少陈粮。
如今眼见着新粮收不成,百姓们才想着省点吃喝。
可即便如此,他们手中的余粮也撑不了多久,如今已经开始有百姓买粮吃了,粮商们也已经在慢慢涨价。
这样下去,寨子不多时就需要开仓放粮。
只是粮仓里那些粮食,根本也坚持不了多久。
百里灏倒也想过从外地买些粮食来,可距离他们近一些的贵州、四川和湖广也都在闹灾。
想要足够多的粮食,他们最近也要去河南或者江西。
这中间隔着两三个地区,一来一回不知道要多少时日,花费的钱财人力也比直接从粮商手里买粮还贵一些。
“若是朝廷能送粮过来就好了。”司途安黎靠坐在床头,一条翠绿色的小蛇盘在她手臂上。
她轻轻摸着小蛇的脑袋,眉头紧锁。
南直隶属于朝廷管辖,今年不仅没遭灾,甚至还是个难得的丰收年。
据消息称那边应该已经开始收早稻了。
若是朝廷能从南直隶调粮送到南疆,只需坚持一个月,粮价就能稳定下来,便就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百里灏抬手,轻轻抚平她紧皱的眉心,温声道:“从南直隶送粮过来,路上要经过湖广和贵州,贵州属朝廷管辖,暂且不论。那湖广王,可不会任由粮食从他的地界上平安地运到南疆来。”
司途安黎轻嗤一声道:“贪心不足。”
湖广之地连年丰收,粮税收的多,上交给朝廷的时候却从来不足数,整日里哭穷。
因此那些本该上交朝廷的粮食和钱财,便都进了湖广王自己的腰包,地方军扩招了一次又一次,粮仓更是建了一个又一个。
谁都知道他富得流油,千仓万箱。
便是他日日施粥,想要养活封地百姓一年半载都轻而易举。
可谁也都知道,以百里岳的性子,那些粮食让给军士吃他定毫不犹豫,但给普通百姓,他定是舍不得。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两月前刚有些旱情,百里岳就上了折子哭穷,问朝廷要钱要粮,要人过去打井疏渠。
彼时英宗还在位,似乎是因为忌惮对方手里的七万多湖广军,英宗还真就让人送了钱粮过去。
百里灏见状自然也上奏陈情,可英宗与他向来不亲厚,也不把他这个地处偏远的藩王当回事,自是理都没理他。
不过如今新帝登基,朝中定是又一番景象。
百里灏是在英宗上位之前就被成宗派到了南疆,所以京中发动政变时,他都远在南疆悠闲自在。
虽说秦家帮着英宗上了位,看人的眼光不太行,但秦家世代忠良,百里灏对他们的印象还不错,只是对秦枭此人不太熟悉。
他只听人说过对方是秦家游手好闲的嫡子,但如今看来,秦枭绝对不是个蠢的。
相反,秦枭果断强势,手段狠厉。
能在盘根错节的京中脱颖而出,将有秦家血脉的百里鸿推上位,只这一点就绝对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