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司途昭翎(第2/5页)
而且他手下没有人,即便有背景干净的人才想要参加科考,他也没办法保证对方的安全,万一其他势力对人下手,就得不偿失了。
但秦枭手下有许多暗卫,他们可以保护这些学子。
只是这样合作的问题,就是学子们可能更偏向秦枭,而不是他这个“无名之辈”。
所以眼下对楚九辩最重要的,是要快速扩大影响力,不能让“九公子”只在士人和贵族圈层活跃。
他要让那些愚昧但质朴的百姓们认识他,信仰他。
百姓人数多,且生活苦。
他们不相信朝廷,所以会寻找其他寄托——比如神明和信仰。
所以楚九辩要做的,就是成为百姓心中那个真正能帮到他们的“神”。
契机。
他现在只差一个契机。
而那个契机,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在南方的大旱灾上。
自然,旱灾不仅能帮他扬名,还能成为他与秦枭谈判交易的筹码。
他要用“解决旱灾”这件事,让秦枭同意与他一起办科举,且要对方同意让他全权负责此事。
楚九辩按下躁动的思绪,重新批起奏折。
这些奏折很多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还有不少拍皇帝和秦枭马屁的,他都一一画了圈表示已读。
又打开一本,他画圈的手一顿。
这居然是南疆王百里灏送来的,那不就是司途姐弟的父王吗?
楚九辩忽然愣住。
等等,他之前居然一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南疆王作为小皇帝的六皇叔,是姓“百里”的,可郡主和小王爷却姓司途。
“秦枭。”他抬眼看向对面。
秦枭一愣,有些诧异地看过来。
在暗处擦着匕首的秦朝阳也愣了下,悄悄看向楚九辩。
自从大人成为“宁王”之后,就再没有人当面叫过他大名,忽然听到这个,秦朝阳还有些不习惯了。
楚九辩此前也一直称呼秦枭“大人”,或者“宁王大人”,但其实都带点调侃的意思,就像秦枭会叫他“九公子”一样。
背地里,楚九辩都是直呼其名。
如今当面叫出来,他自己也是脱口而出,说完才反应过来。
不过说都说了,他也没纠结,直言问道:“南疆王有孩子吗?”
“有一对龙凤胎。”秦枭答道。
“那为什么孩子不跟他的姓?”
秦枭抬眉:“你怎么知道?”
“我是神。”楚九辩理所当然道。
秦枭:“......那你怎么不知道这其中缘故?”
“我法力有限,不想浪费在这些事上。”楚九辩张口就来,他现在已经完全接受自己“下凡渡劫”的经历了。
很有道理,秦枭无法反驳。
他轻笑一声,说:“南疆地区曾被分给外族近百年,武宗收回来后当地也是民风彪悍,不怎么认朝廷,只认寨主。”
“寨主姓司途?”楚九辩瞬间猜到了一些,“莫不是这位南疆王娶了当地的寨主?”
“差不多,他娶的是如今的圣女,下一任的寨主。”
如今老寨主还在世,不过等对方百年之后,这位圣女司途安黎就会成为新的寨主。
“原来如此。”
这种关系,应该相当于入赘,所以孩子随了母亲的姓氏。
南疆这地方,女子也能成为权利掌舵人,说明那里的女子并未被所谓的规训束缚。
若是如此,司途昭翎能做的事就更多了。
能抽到她,楚九辩觉得自己真是走了大运。
“南疆王说了什么?”秦枭问。
“南疆大旱,请朝廷拨款送粮。”楚九辩道。
他其实没想到南疆王也会上奏。
藩王掌管封地,相当于当地的土皇帝,有自己的衙门和军队,每年还能先从封地百姓手里收取一部分的粮税钱税,剩下的一部分才会交给朝廷。
也就是说,封地上绝大多数的事情,都由藩王自己负责。
眼下遭了旱灾,按理说也该他们更操心百姓生计,朝廷倒是不必太上心,毕竟封地里百姓们的死活或者动乱,第一个冲击的都会是藩王。
但如今这情况,竟成了朝廷为这些封地百姓操心,这几位藩王却只顾向朝廷要东西了。
能被系统抽中的信徒,人品和能力都是过关的,所以他本能地以为司途姐弟的亲爹不会是什么贪得无厌之人。
自然此前出现在【武装卡牌】中,掌管四川地区的平西王百里征,也不该当甩手掌柜才是。
楚九辩沉思片刻,便就懂了,不由看向秦枭。
如今百里鸿刚刚上位,且得位还不算太正,所以京中各方势力,以及那些藩王都虎视眈眈等着一个能抨击皇帝和秦枭的契机。
若是眼下的旱灾真的造成大规模的动乱,届时这些权贵势力定会联合藩王,把所有的错都归于他们共同的敌人——小皇帝和秦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