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窥测天象(第2/3页)

在这个相当于他原世界中“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程度的地方,窥测天象,还精确到一刻钟这样的时间点,绝对称得上“神迹”。

所以他说的“赌”,并无完全把握。

如果他赌输了,是真的会丧命。

这种几乎于刀尖上舞蹈的行为,促使他的大脑完全兴奋起来,眸中光亮愈盛。

不知是巧合,还是果真风雨欲来。

在楚九辩说完这句话后,纹风不动的皇宫大内倏忽卷起一阵阵微风,吹动了众人宽大的袖袍衣摆,楚九辩银白色的长发也轻柔拂动,使他昳丽的面容显得有些妖冶。

秦枭定定望着眼前的青年,片刻后,他才彻底松开对青年的桎梏。

倏然找回呼吸通道,楚九辩喉间的痒意再也压制不住,他抚着脖颈,撕心裂肺般咳起来。

耳鸣与咳嗽声带走了他大半的听力,但他仍听到秦枭口中吐出简短的三个字:“带下去。”

话音刚落,便有两位身着软甲的御林军出现在高台上,一左一右钳住楚九辩的双臂,将他带离高台,顺着宫道一路朝深宫而去。

楚九辩喉中有些腥甜,总算压制住了干涩的痒意。

许是知道他手无缚鸡之力,因而下了高台后,两位御林军便松开了对他的钳制,只单单跟在他身侧。

楚九辩咽了咽喉咙,回首朝身后的高台上看去。

已然看不到那上面站立着的身影。

“别看了。”一道含着调侃的嗓音在前方响起。

楚九辩转回头看去,就见一位穿着暗色甲胄的青年抱臂而立,面部轮廓刚毅,眉目舒朗,正要笑不笑地盯着他看。

两侧的御林军当即抱拳行礼道:“安总军。”

安平,字无疾,秦家军副帅,如今的御林军总指挥使,亦是秦枭最大的狗腿。

楚九辩在脑海中过了遍信息,淡淡笑了笑。

亏得这人在原书中出场比较早,省得他探究了。

安无疾毫不客气地打量着楚九辩,从他银白色的长靴,到腰间的宝石,再到肩头那一看就价值不菲的银狐皮草。

最后,他的视线定在楚九辩脸上。

皇城最不缺的就是美人,可这位“神仙”却当真长了张美的不像凡人的脸。

当然,安无疾更好奇的是楚九辩的发型。

前短后长,前黑后银,怪异至极。

刹那间,他心中忽而有了个念头,心道这人不会真是下凡渡劫的神吧?

不过也就一瞬,他就抛开了这个念头。

面前这人说话神神叨叨,大热天肩头还披个狐裘,说不定是失心疯,绝不可能是什么“神”。

打住打住,不可再想。

他们宁王大人最厌恶的就是神鬼之说,他可不敢触霉头。

安无疾收回视线,懒得再多言,率先朝前方走去。

楚九辩被两侧御林军推了下,才抬脚跟上。

他打量着一路的景致环境,这不是出宫的方向,他会被带去哪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奉天殿前的登基仪式没有被方才的意外扰乱,继续无事发生般进行到了最后,百官三跪九叩,山呼“万岁”。

小皇帝用稚嫩而清脆的童声扬言“平身”。

“谢陛下!”

百官沉稳的嗓音回荡。

礼部尚书王致远宣读诏书,宣告新帝即位。

钦天监手捧国玺,奉与皇帝。

百里鸿早早练习过,稳稳接过国玺,百官再次行礼叩拜,高呼“万岁”。

至此,登基仪式终于落幕。

秦枭行至小皇帝身侧,道:“陛下,请入殿吧。”

百里鸿乖乖点头,向前走了两步。

察觉到舅舅没有当即跟上来,他有些茫然地转头。

秦枭冲他颔首。

虽然不明白舅舅为什么不和自己并肩而行,但百里鸿还是乖巧地转回头,然后迈着小短腿吭哧吭哧朝前方的奉天殿行去。

随侍的大太监洪福洪公公已经接过国玺,珍重捧着,跟在皇帝侧后方一同前行,脚步轻盈无声。

待小皇帝走出一段距离后,秦枭才抬脚,缓步跟上。

而他一动,立于长阶之下的百官也便动了,秩序井然地迈上台阶,一同朝奉天殿的方向行去。

仪态良好,端方持重,全程无一人交头接耳。

直至行至殿内,众人按照品阶分列两侧站定,这才抬眼望向正前方。

九层汉白玉台阶,每三层之上便有一层空阔的平台。

龙椅便位于最高处的平台,小皇帝正端坐其上。

而往下的第二层平台上本该空无一物,现在却在平台右侧方位上多了一张乌木宽椅,身着黑金蟒袍的摄政王端坐其上,俯视着下方众臣。

直至此时此刻,百官对于“摄政王”该有的殊荣和权势,更有了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