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分道扬镳

不等江朔回味李珠儿话中的深意,忽听城内四处传来如雷的欢呼声,实难想象禁军在如此疲惫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如此的士气高涨。

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李珠儿道:“去县衙看看,便知分晓。”

葛如亮道:“安贼叛乱以来,皇帝虽然昏招迭出,但他绝非昏聩之人,自然知道诛杀杨国忠、逼死杨妃的幕后主使乃是太子,父子二人决计不可能再一路行了,今夜定然还有事情要发生。”

独孤问捻须道:“葛儿所言不错,朔儿既已知自己身世,对于李唐皇家之事自也不能置身事外,何妨前往一探究竟。”

江朔道:“那便一起去瞧瞧,不过……珠儿你若要不利于圣人与太子,我可不答应。”

李珠儿嗤了一声,不置可否,也不打招呼独自当先向县衙方向走去,江朔、独孤湘和独孤问、葛如亮夫妇互相对视一眼,旋即跟上。

众人城中施展轻功在城中快速穿行,见禁军人人面带喜悦,人人手中拿着不知哪里来的彩绸,以至无人理睬这一行人。

江朔跟在李珠儿后面,心道:珠儿的武艺精进甚快,看她与那边令诚的功夫倒是一路的,却不知这门阴毒的功夫是从哪里学来的。

众人皆身负不俗轻功,陈仓城不大,李珠儿又熟悉路途,不消片刻便到了县衙后院,李珠儿当先翻了进去,众人鱼贯而入,却见圣人、太子诸人皆在庭院之中,倒少了探查的麻烦。

江朔以眼示意,让独孤问和葛如亮夫妇分散到两侧厢房屋顶上,他自己则和独孤湘、李珠儿一道,藏身中间大屋的屋脊之后。

李珠儿的武功虽高,比之江朔却多有不如,江朔不担心她,却怕隐盟另有埋伏,便让独孤家诸位分散到两边屋面,守住庭院三面,以防有变。此刻江朔已颇具盟主的威严,三人不以他为后辈,立刻会意分散开来。

一番布置完毕,江朔这才凝神向下看去,却见庭院中只圣人一人立着,太子李亨、陈玄礼跪在对面,高力士则跪在他身侧,李亨身后还跪了一白衣道士却从未见过,除此之外再无他人,想来文武百官与禁军侍卫都被圣人屏退了。

只听陈玄礼正在向圣人回禀:“将士们已经尽数退去了。”

圣人木然点点头,高力士赞道:“大家以情动人,太子的法子也好,才化解了此番危机。”

江朔正疑惑间,却听太子李亨道:“幸而成都所贡春彩十余万匹恰在今日送到,我只是建言将彩绸分与将士以安人心,并无尺寸之功。”

高力士道:“大家以退为进,罪己自责,将贡绸分发给将士,说听任他们各自还家,孝敬双亲,各好自爱,情动时泣下沾襟,便是铁石心肠之人也要动容。”

圣人冷冷道:“我年老昏庸,任用非人,致使逆胡叛乱,两京失守,此皆是实,何来进退之说?”

陈玄礼已脱了帽冠,以头抢地,道:“人心浮动,玄礼不能制,死罪也,将士们得了赏赐,军心已稳,誓言生死跟随陛下,绝无贰心。”

圣人道:“好啊,买来的忠心也能长久吗?”

陈玄礼伏地道:“今日禁军虽然逾矩,然诸杨误国,若不除之,天下人心离散,何以讨逆平叛?”

圣人背着手道:“好一个平叛讨逆……陈玄礼,你也配说讨逆二字吗?”

陈玄礼不敢再言,唯有不住磕头,“咚咚”之声不绝,额头已然鲜血淋漓了。

这时太子李亨开口了:“耶耶不必再为难陈将军了,他确是对耶耶忠心不二,不忍见我大唐江山为贼人所误,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圣人哼了一声,转而对李亨道:“照你所说,如今贼人已除,我儿可有力挽狂澜,克定天下之策?”

李亨与那道士对视一眼,终于下定决心,跪在地上长身叉手道:“儿愿留在关中,与叛贼死战,以护耶耶安然入蜀。”

圣人道:“关中哪儿还有一战之力?”

李亨道:“尚有朔方军一镇。”

圣人沉吟道:“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百战名将都败了,郭子仪只这些人马,能行吗?”

江朔听到他们提起朔方和郭子仪,不禁精神一振,他知道原本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已经打开了局面,差一点就能直取范阳,擒杀史思明,却在关键时候得知潼关失守,才匆匆回军,坐失良机。

分别时,郭子仪曾说要引军回朔方,看来李亨也已经得到消息了,江朔知道高仙芝、封常清绝非浪得虚名的无能之辈,但他们在雒阳、潼关时军兵虽众却都是临时招募的义勇,并非西域精兵,至于哥舒翰,也是因为边令诚的陷害才致兵败被俘,三人之败均非战之罪。

郭子仪则不同,他手下的朔方军人数虽少,却是百战雄兵,与叛军曳落河、同罗骑兵等精兵相比也毫不逊色,若在外指挥得当,在内无奸臣掣肘,与崔乾佑对决胜负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