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宴客谢芸没能参与次日的端阳宴,天不……(第3/4页)
未料想原是为着议亲相看,匆匆隔着屏风瞧了一眼男人的影子,她的终身事便这样定了。
没有想象中,窝在母亲怀里细说近况的温馨。甚至没有久别重逢,姊妹们哭抱成一团说再也不要分开的画面。
大姐祝瑜给人做了继室,对方门第不低,可早有子嗣,为人后娘,到底委屈。
母亲对大姐的婚事是含了口怨气的,誓要在她的婚事上争回几分荣耀。
也是那一日,她端着自己亲手做的、在海州跟人学来的滋补汤水来到母亲房前。
她听见了自己当年何以必须被送回祖宅的真相。
原来她的八字,不利于父亲官运。——那个幼时会把她扛在肩头,亲自教她念书写字的慈父,为了这样的理由,将她远远放逐江南……
议婚后再次离京时,她没有落泪。回眸瞧见车后伤心得满面泪痕、被搀扶着才能勉强站立的母亲,心里竟是一片平静。
父亲为了前程选择送她走。
母亲为了父亲,应允了离分。
十三岁的祝琰从那时开始明白,自己在他人心目中,不是值得被选择的那一个。
“瞧,姑娘们回来了。”
画船驶近了,闺秀们三三两两被扶下甲板,虽被风吹乱了头发,但个个脸上带笑,犹在回味方才观赏过的湖光山色。
葶宜含笑招呼姑娘们暂往就近的客院去梳洗更衣,待送走了人,才凑近过来,与嘉武侯夫人低声回报:“大家一块儿在对岸停鹤渚的塔上游玩,回来时跟着的人才发觉祝小姐不见了。婆子们还在那边寻人,先遣了船只将其他的姑娘送了回来。为免传出风声,我叫人把姑娘们从岸边直接带去院子里梳洗,宾客们暂还不知情。”
嘉武侯夫人手掌覆在案上缓缓收紧,压声道:“命侍卫从另一边上去,避开宾客,务必在正式开宴前将人找回来。这边我会拖一拖,你亲自去盯着,绝不可出了差错。”
话落,见祝琰正望过来,便朝她打个眼色。
祝琰走近,婆媳二人轻倚在水榭栏边,听嘉武侯夫人低声道:“跟着的下人疏忽,不见了祝三姑娘。恐待会儿客院那边的姑娘们发觉声张起来,不利于三姑娘声誉。你走一趟,叫人当着人前传话,说要三姑娘往你院子里去叙话。再私下与亲家太太通个气,请她放心,你嫂子一定会把人平安带回来。”
祝琰点点头,应了。回眸瞥见祝夫人仍在与人攀谈,她攥了下袖角,给不远处侍立的雪歌和梦月打个眼色,主仆三人悄悄退席离去。
外院那边的宋友卿得了消息,立即指派侍卫行动,才低声吩咐完细节,一转头,就见荣王满面寒霜立在不远处,冷嘲道:“宋家好招待,竟至走失了姑娘!”
宋友卿心下一颤,不知他如何知晓此事,见他脚步匆匆似欲往内院闯,忙挤出笑来拦着,“王爷恐是生了什么误会,内院一切安好,自有我长嫂与郡主主持大局。鄙宅今日宴客,内里女眷众多,不宜招待游园,还望王爷海涵。”
荣王在月门前停住步子,斜睨着宋友卿,“人若有何闪失,本王唯你是问。”
“王爷。”
身后一道清朗的男音响起。宋友卿回眸,不由大喜:“淳之,洹之,你们回来了!”
宋淳之负手走来,英俊硬朗的面容上带着温笑,“辛苦三叔,听说王爷大驾降临,我与洹之特赶回来相陪。”
他伸出左掌朝后示意,“王爷请。”
荣王目中闪过一抹挣扎,知道宋氏兄弟在此,自己绝无进入内宅的可能。适才他一时心急失态,此刻稍定下来,自知不可惹起祸端。只得负了手,随宋淳之去了书斋。
**
祝夫人被请到蓼香汀,坐立不安地在内堂踱着步子。
服侍的人都被遣了出去,她满面忧色,“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瑶儿一向小心谨慎,从不会在别人的地方乱走乱闯,怎么偏偏是她不见了踪影?宋家究竟是怎么安排的,竟然这样冒失大意!”
恐给人听去,声音压得极低,但满心的焦急惶恐无处发泄,揪着袖角坐下又站起。见祝琰一副淡然模样坐在一旁,不由有些生气,想斥责几句,偏又无从开口。
端庄娴雅,冷静沉着,这正是她希望女儿养出的姿态。如今又怎好为她的沉稳而加以指责?
片刻,外头来报,嘉武侯夫人舍下满席宾客到了。
一进门,便一叠声致歉,“伺候的人不小心,实在过意不去,是我的不是,葶宜必会将人安然带回来,还望亲家太太宽心。”
侯门主母亲自来安抚,郡主长媳带着人一同在找,宋家姿态放得低,又如此重视,且人是如何走失的,原因也还未可知。祝夫人自然不好抱怨责怪,忙含笑客气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