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别扭宋宅各处皆己落钥,白日繁杂的人……(第2/3页)

邹夫人忙拭了泪,强挤出一抹笑站起身,“淳哥儿媳妇儿,今儿来得倒早。我这不是……闲人一个,没什么事儿嘛,特来你母亲这儿,说话解闷来了。”

葶宜笑道:“舅母哪里就是闲人了?咱们蘅儿妹妹眼看就要及笄,母亲早就交代给我,说要大办特办,风风光光的把蘅儿妹妹介绍给京里的夫人奶奶们,舅母往后要忙的事可多啦。”

提及自己幼女谢蘅,邹夫人下意识瞥了眼嘉武侯夫人的脸色,——是啊,蘅儿也要及笄了,两个女儿前程未定,凡事都要仰赖宋家。

葶宜从她手里接过梳篦,站在嘉武侯夫人身边亲自替她挽发,“嬷嬷们在外头候了多时,媳妇儿这正有两件紧要事向您回禀……”

邹夫人讪讪笑道:“那你们先忙,待你们忙完了,我再进来说话。”

葶宜笑道:“不打紧,舅母在次间用了早点再去。听说芸妹妹身上不舒服,我叫人煮了一锅桃胶金耳珍珠汤,待会儿便随舅母一道儿送到瑞景园去。”

邹夫人寒暄几句,讪笑着去了。嘉武侯夫人望着她的背影,长叹一声。

“芸儿妹妹母女三人,也确是不易。”葶宜替邹夫人挽了发髻,选枚赤金猫睛镶红宝的发冠簪在髻上,“若非老祖宗坚持,叫洹之娶了芸妹妹,也没什么不好。”

“你呀,”嘉武侯夫人宠溺地拍了拍她的手,“莫跟着你舅母一块儿胡闹了。你二弟妹已经嫁了进来,跟洹之成了夫妻啦,咱们这样的人家,最瞧重的便是规矩体面,再不可讲这样的糊涂话。”

葶宜低身凑近她耳边,笑道:“要不是怕娘您舍不得委屈芸儿,我瞧,就把芸儿一并许给了二弟也没什么大不了。”

嘉武侯夫人佯怒着拍了下她的手,“你还胡说!”

梳妆罢,管事嬷嬷们鱼贯走了进来。嘉武侯夫人坐在主位上,葶宜手持账册,一一替她记录着今日要紧的回事跟示下。

片刻后外头传报,说二奶奶并几个姑娘都到了。

嘉武侯夫人挥退婆子们,神色中略带了几分疲惫,唤住葶宜,吩咐她道:“待会儿你留下,还要商议你二弟夫妇回门之事。”

葶宜含笑应了。

祝琰随侍婢走入屋中,与几个姑娘一道向嘉武侯夫人请安,按次序落座后,葶宜便命传膳。祝琰起身,被嘉武侯夫人挥手拦了下来,“你不必跟着忙了,昨日族里的长辈们都在,你跟着嫂子们行事是不错的。今日只余咱们自家人,我这儿不必立规矩。”

朝葶宜的方向望了一眼,笑道:“再说,这里有你嫂子操持便够了,你安心用膳就是。”

今日在座都是宋家内宅女眷,宋洹之兄弟四人,唯有他与长兄已成婚,余下几个姊妹,年纪都不足十五。嘉武侯房里纳了两名姨娘,宋洹之的四弟宋瀚之便是姨娘所出。

正用饭的时候,听得外头婆子带了几分惊喜的请安声,“大爷二爷今儿怎么一块儿过来了?”

众女眷除嘉武侯夫人外,皆含笑站了起来。

当先走进来一名高大魁梧的男子,正是嘉武侯世子宋淳之,他自幼随嘉武侯长在军营里,十几岁就在马背上拼出赫赫功名。当年与葶宜的婚事乃是御赐,婚仪由礼部全权操办,很是风光。

只是不知为何,成婚至今已有七年,二人仍未育有子女。

后面进来的宋洹之比之兄长,瞧来更显清雅端方。身量高挑,窄腰束带,颇见潘卫之风。

只是生平不喜言笑,面无表情的模样冷肃孤傲,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靠近。

“晨早见了几个大人,谈了会儿事,出来便遇着了二弟,忙拖着他来陪娘吃个早膳。您知道的,若是不把他看牢了,少不得又是十天半月见不着一面。”宋淳之作势拽着次弟,惹得众人都笑了。嘉武侯夫人招手命人看座,宋洹之不言声,默然在她身侧的位置坐了。

嘉武侯夫人笑道:“这是你嫂子的位子,去,到你媳妇儿身边坐着。”

宋洹之闻言,看向祝琰。

昨晚他归家迟,原以为她会在房里等着他回来,谁料一进门便见暗灯落帐,她倒自在熟睡,惹他一人在外百般踌躇纠结许久,不知回来如何相对才好。

今儿祝琰穿的是套月色裙子,裙摆袖口绣了紫藤花枝,虽清雅脱俗,衬以她新妇身份,倒显得过于素净了。

祝琰脸上浮起了淡淡一层羞意,侧过头去假作未听出婆母话里的揶揄打趣。

宋洹之在众人带笑的注视下起身,挪到祝琰身边。

举箸之时,不经意与她两手相触,虽极快便分开了,仍是察觉出她握着筷子的手微凉发颤。

她是害羞,还是紧张呢?

嘉武侯夫人与葶宜说起回门一事,“礼单我瞧了,你想的十分周到,可见是用了心的。稍后抄送一份给你二弟和二弟妇,瞧他们有什么需要添减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