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归京(第2/3页)

容倦还在张口就来,历史里的造反例子比比皆是,从控制驿站点到攻防部署,再到直抵京师,他都能说上两句。

恰好赵靖渊过来找谢晏昼,半路打包了一份早餐,便听一篇小作文迎面而来。

赵靖渊沉默递去刚烤好的乳鸽。

果然,外甥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低头咬了口香嫩多汁的乳鸽,容倦并未发现大家看他的目光不太对。

食物是力量源泉,吃了点东西感觉又有力气说话了。

“分出一支队伍,沿途控制盐铁等暴利行业,最后就是抢时间。”

传旨官被扣,定州内新的异象谣言很快就会传出去,乌戎蠢蠢欲动,必须立刻归京。

这恐怕是他们在榕城的最后一日。

副官等纷纷点头,暗道将军看人真准。

现在没有任何人再怀疑容倦的反心,能如此有计划,可见对方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经过一番精心的演算。

少年老成,未雨绸缪,大善!

被用‘你好有经验的眼神’包围,容倦无动于衷。

因为他正有一丝分神,在想旁的事情。

虽说不管乌戎,到底也是个隐患。若是质疑洛水盟约,乌戎早就会收回边陲周围的资源尾款,现在一方面他们像是深信不疑,一方面似乎又要搞事,着实令人不解。

以防万一,或许有个办法可以一试。

他仰起头:“希望京城不要先变天。”

-

京城,繁华之下的小道里,几个行脚商路过人群,走进僻静的小道里。

刚进去他们就见到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彼此寒暄几句,再过一会便换成了乌戎语言,为首那个扯下一张假皮,露出乌戎人的面相,赫然是乌戎未统一前,一位部落的将领。

“皇帝准许第二波使团入境,可惜谢晏昼那边没有什么动作,否则我们便可以以他对使团出手为由,向朝廷索要点赔偿款。”

这次盟约,乌戎着实出血不少,为了回点本,他们谎称再让一批人运送资源,命皇帝批准小规模使团入境。

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事情并未传扬开,本想利用这一点,通过鬼祟出行引得军队出手。

另一名不久前才潜伏进京城的探子冷笑,“无妨,皇帝正在登记军户,看来对谢晏昼很是忌惮。”

“只要他限制住谢晏昼,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必要时你我需要动手,杀一些军户。”

探子一愣:“你当真?”

“当真,这京城必须得乱。谢晏昼对皇帝不满许久,待他归京,乍一听闻消息,必会暴怒。行伍出身多热血,我们要让他做出一时冲动之事!”

毫无部署的情况下,再多军事才能,就那么一点人马很快就会被制服。

王庭便可顺理成章除去这最大隐患。

退一步讲,谢晏昼选择忍气吞声,日后如何对将士们交代?

大梁士气将会一蹶不振。

“边境那边我们的人也潜伏进来了,争取让局势更加混乱。”

待京城大乱,王庭收到消息,他们便可以筹备全力反攻。

乌戎将领似乎已经看到了那一幕,大大咧开嘴角,“谢氏父子镇守边陲加起来二十余载,到头来忠良蒙冤,兵戈相向,想想都让人畅快。”

谢晏昼领兵平定叛乱,可曾想到京中已经为他铺好强反的陷阱?

强反灰飞烟灭!

若非在暗巷秘议,他都想大笑几声。

探子还算警惕,兴奋中问:“宫里那边,皇帝会不会察觉到什么?”

“放心,皇帝小儿还活在上一轮叛乱里呢!”

入冬早,冬天去的也早。皇宫里的萧瑟少了两分,随着枝头雪落,一些树木的花芽已经隐忍待发。

大殿内却是和宫闱中完全相反的死寂。文武百官此刻全都看向皇帝,连一向最沉稳的苏太傅等,此刻也是震惊不已。

就在刚刚,定州急报,定王之子其实没死,已经被捉。

整个朝堂上下为之哗然。

站在前列的工部尚书鬓角全被冷汗浸湿,频频抬袖抹额。

皇帝并未注意到这份异常,他自己现在比谁都失态。这种谎话编了也很快会被拆穿,多半是真的。

曾经最信任的臣子,权倾朝野的右相,居然有可能早就和定王勾结?!

皇帝猛地看向二皇子,说话都不讲究了:“容承林不是一直在支持你?”

二皇子脑子第一次宕机:“他是啊…他不是吗?”

二皇子也被搞懵了。

太子死了,五皇子失宠,幽州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现在三皇子都决定追随,自己前途一片大好,容承林哪里想不开,要去勾结定州?

大督办平静旁观这出好戏。

待他们震惊得差不多,才缓缓上前道:“陛下,目前皆是一面之词。不妨等军队回朝,亲眼见到定王的子嗣,届时传容承林当面对质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