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仙缘(第4/4页)
寒风从窗户缝钻进来,茶的最后一点热气被吹干,他悠远的目光漫过檐下飞雪。
“真正的寒冬就要来了。”
·
这算是近来最快的一次破案。
案情性质恶劣,胜在整个告破过程相当顺利。
僧人袈裟内层搜出了所用毒药,另外也有不亚于两名在场者曾说,当时该僧人原本在他们左边,案发后不知何时位置靠右。
人证物证俱在,僧人咬舌自尽前,大喊过一声:“誓死不入道教。”
连动机都有了。
每逢佛道重大交流,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输的一方要出人加入另一方。
道士剃度,佛家续发,等于在全天下面前打另一方的脸。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败方不但有典籍被毁的风险,信徒也会大打折扣,正统性很长时间都难恢复。
“这名僧人出发辩论前,秘密藏下毒药,原本是以防万一用于自杀。”
寺院大殿,百官噤声,大督办站在圣座下道明原委:“佛教被压了一头,恰遇日蚀,这贼子被蒙了心,试图用命案阻止辩论继续进行。”
皇帝额角青筋凸起,一挥袖,盘子里的红枣花生洒落一地,宫人们瑟瑟发抖。
“礐渊子说的不错,假僧太多,天罚误国。”怒气一重,喉头突然出现一种难言的异物感。
“容恒崧醒了吗?”皇帝缓了缓,冷不丁问。
“臣刚路过去看了一眼,容侍郎还有些神志不清。”
右相一旦出手,就不会给人喘息的机会,大督办索性给容倦请了个病假,“估计要静养个三五日。”
皇帝语气沉了几分:“命太医给他用最好的药。”
大督办躬身:“陛下,大梁如今国运昌盛,由陛下亲自主持的辩论,更有神仙托梦的祥瑞。严冬将至,不如从中挑选一些于民有利,防治伤寒等丹方传于民间,有利于民生安定,社稷稳固。”
皇帝闻言身子朝椅背靠了几分,并未立刻回应,漫不经心转着玉扳指。
太医还在检查所有食物器具,四皇子那滑稽的死态重新浮现在他脑海中。
地方上最近并不太平,该死的民谣屡禁不止,四皇子的死很容易被拿来做文章。
片刻后,皇帝看着还保持躬身模样的大督办,淡淡命令道:“允。让百姓知道天佑大梁,而不是信什么无稽之谈。”
“凡再传其他谣者,亲眷连坐,首告者查实有奖。”
大督办垂首间,嘴角短暂牵出一抹极浅淡的弧度:“是。”
“都退下吧,准备摆驾回宫。”
高座之下,右相依旧站在那,神情有一丝晦暗。
只是不经意间朝着大督办颔首致意,其意不明,随着各臣退去,消失在他的视野里。
步三来到大督办身后:“这事要如何处理?”
大督办没有直接回答,假龙之说再甚嚣尘上,也敌不过丹方济世,右相设的这局,到头来不知道是给谁做的嫁衣。
稍后,又严谨改了用词——
是做龙袍的边角料。
作者有话说:
野史:
帝,梦遇神仙,偶得丹方千篇,当众宣之,满朝文武叹为观止。
注:六味地黄丸丹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小柴胡汤药方出自《伤寒杂病论》。
文中皆有调整,请勿效仿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