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锦鲤

行宫殿内被同一片日光笼罩, 随太阳角度偏移的光芒漫过槛窗,内侍的身影无限拉长。

皇帝已经坐了半个时辰的冷板凳。

中途太监进来几次,没有一次带来好消息。别说太子临时居所附近, 就是更远的地方, 都没有发现任何走动的可疑人员。

大家就这么等待。

等待。

再等待。

一干臣子坐得身体僵直,已经有人浑身冒汗,左右微晃,试图让臀部在赐座的椅子上反复横跳。

最煎熬的当属容承林,太医还在为他扎针,受毒素影响头晕目眩。

谢晏昼不轻不淡道:“再等下去,凶手都要洗洗睡了。”

大臣们也向右相投去幽怨的目光。

结果主导意志,包括皇帝在内都已经逐渐丧失耐心, 不愿意再干耗下去。

面对各方和身体上的压力,容承林不见慌乱。

现在最急的绝对不是他, 此案非同小可,督办司若查不出真凶, 必然会被陛下斥责。唯一可惜的是,这次中毒的也有自己,考虑到他和大督办之间的嫌隙,皇帝让大理寺协同调查。

这意味着责任共担, 对督办司造成的影响十分有限。

右相低眼看向浸血的纱布, 第一次提起了对那逆子的几分重视。

若是对方干的, 那还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甚至都找不到嫌疑人。太子残暴, 别说宫人们,禁卫日常巡逻都避着他。

正想着,大督办忽然在殿外求见。

“参见陛下。”

大督办余光扫到容承林血迹斑斑的衣袖, 被包扎的手伤得很严重,隔着距离还能闻见血腥味。

他若无其事行礼,暗道这赵靖渊下手可真够狠的。

皇帝:“快说!”

“臣已让薛韧赶过来,同其他太医一并严格检查了陛下寝殿及行宫各项物资,确保无虞。”

大督办浸润官场数十年,一句话便打消了皇帝的安危隐患,脸色进一步好转。

先道明帝王最关心的安全问题,他缓缓说起和案件有关的事情。

·

殿内的汇报持续了将近小半个钟头,不少官员们走出来的时候不知天地为何物。

另一边,容倦还在深度睡眠,外面树上的蝉鸣鸟叫都没有唤醒他。

不知过去多久,独特的气味顺着半开的小窗飘进来。

昏睡中的容倦迟钝睁开眼,他鼻尖动了动,爬下床榻,魂不守舍地打开门。

屋外,谢晏昼正束发站在那里,常年持有兵器的手中正提着食盒,让他有了些人间烟火气。

此刻盒盖是敞开的。

内里,素烧鹅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斋菜融入了秋油,糖等特殊料汁,香味俱全,旁边碗里选用草菇口蘑等十八种原料的罗汉斋更是香飘十里。

容倦盯着食盒,喉头可疑一动。

谢晏昼淡然开口:“饭要凉了。”

容倦连忙请这些食材上桌,不对,请谢晏昼进屋。

“好吃。”狠狠咬了一口素烧鹅,他尝出几分肉味的错觉,祭天期间能吃到这个,真是国宴了!

如果每一次起床唤醒都是这种方式,世界上将不存在起床气!

等容倦吃得差不多,谢晏昼才缓缓开口:“今日太子和右相双双遇刺。”

容倦吃东西的动作稍微停了一下。

“太子中毒身亡,右相毒素入体,怕是要留下不小的后遗症,”谢晏昼看着他:“除此之外,右相一只手多半要废掉。”

容倦低头慢慢喝了口汤,晦暗不明:“那真是太遗憾了。”

遗憾什么就不知道了。

他缓缓抬眸,短暂的对视间,视线没有丝毫闪躲。

空气中传来闷响,谢晏昼手指在瓷器上轻敲了下。

容倦抿了抿嘴。

谢晏昼神情不变,暗示性地敲了第二下。

容倦短暂沉默了下,在对方愈发深沉的目光中,侧目瞄了眼柜子。

片刻后,柜中原先用来装毒的瓷瓶被谢晏昼震碎成粉末,随风在窗外消失。

——最后能指向容倦的证据,也被毁了。

没有乱扔毒瓶无疑是个很聪明的决定,这么大一桩案件,凶手不可能蠢到把毒药塞在自己房间。即便下令搜查,以皇帝多疑的性格也可以往栽赃陷害的方面引导。

谢晏昼冷峻的神情缓和了些。

至少说明对方做事前经过深思熟虑,而非为了一时意气,直接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始终不问,容倦倒是有些憋不住了:“那个,你怎么知道是我?”

谢晏昼:“马场事件后,你先后带走右相两个智囊”

“七个。”容倦:“一直想凑个十全十美。”

“……”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谢晏昼深深看了他一眼:“京都外遇刺,你却什么都没做。”

一报还一报,依照容恒崧的性格,这一报不会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