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身临(第2/3页)

他要赶紧去翻一翻《昭集》。

……

前院闹腾到了极致,丝毫不影响代舍这边。

绿竹苍劲,庭院内摆放的不是普通石桌,表面通透温润,像是玉一样柔滑。

容承林的绯色官衣和桌子颜色形成鲜明反差,对面明明有人,他却是一个人在下棋。

今日来时,桌上摆了一局极难的残局。

最后一子落下,容承林掀起眼皮看向对面穿薄衫的男子。

门客多长袖善舞,宋明知例外,他不喜和人打交道,但又极好奢华享乐。如这院中,光是仆从就有十来位,有端茶送水,还有扇风诵读的,宋明知懒散时,还会让人念书给他听。

目睹右相解了残局,宋明知并无意外,“外面闹腾的这么厉害?相爷不去瞧瞧?”

容承林:“燧儿能处理好。”

听他特意点出容恒燧,宋明知会意。

先是瞄了眼黑白分明的棋盘,他才再道:“都云棋如人生。有时候分得再明白,黑白棋本质也不过为棋子,恰如文臣武将,全部是陛下的臣子。”

容倦跑来闹腾,容承林都没有什么反应,这会儿神情却是有些明显的意动:“先生的意思是……”

宋明知笑而不语。

容承林静思片刻,也笑了。

这是在暗示容恒燧可以走武将的路途。

如今党争严重,这种安排很反常理,细想倒未必是不行。军中谢晏昼独大,主战,陛下私心偏和,自然希望有人能辖制住他。

“燧儿没有军功又毫无建树,他若真在军中,恐怕人微言轻。”

宋明知淡淡道:“兵部。”

陛下因五皇子私下偷偷向督办司求救,已经起了疑心,正是对他们不悦的时候。

容承林想到这里,眼角的细纹一点点展开。

若在此时提一嘴平定叛乱时挨了一刀的功绩,燧儿随便封个兵部小官,应是不难。即便没有获封,先给陛下留下一个印象,明年参加科举后也能有一个好去处。

“先生大才。”三言两语便解决了他现在的一桩麻烦事。

容承林满意后,问起今日来的主要目的:“先生觉得,你的师弟,我这位好门生会当墙头草吗?”

天象一事乃是顾问献策,一旦督办司撬开他的口,会有很多麻烦。

“同门之谊罢了,了解未必有多深。”宋明知半阖着眼,已经有些送客的意思,“只知道师弟喜欢惠州。”

容承林丝毫没有因为他的态度不快,和颜悦色离开。

惠州不大,当地官员又是他们的人,找到顾问的家人不难。

宋明知连眼睛都懒得睁开,更别提目送丞相。

他摇了摇头,暗忖能找到就有鬼了。

一名奴仆不久后入内,汇报前院发生的事情。

当听到容倦专门跑一趟,说是为顾问取东西后,宋明知睁开眼,淡淡道:“你去顾问的院落跑一趟,留点神,看看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奴仆一头雾水过去,再回来的时候十分惊讶说:“真的有!那里有一本书!”

宋明知翻开书。

“您怎么知道……”

“收拾行李这种事情,犯不着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少爷亲自做。”

容恒崧专门去顾问的房间停留许久,多半另有蹊跷。

不过发现对方只留了本书,有些在宋明知意料之外。

一本以三国为名的书籍,宋明知博览群书,确定并未看过。

其中一张被折了起来,他翻开的瞬间,目光上下扫了几下,便浏览完文章内容。

章节名为《三顾茅庐》。

听说一名谋士颇有才能,主人公想要请他辅佐自己前往隆中。连续去了三次,直到第三次才见到谋士,谋士为他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出山。

末尾处,用笔墨潦草加批注:一顾。

这是自信第三次来拜访时,定能说服自己?

天下竟有如此大言不惭之人。

昔日容恒崧顽固不化的劣徒形象,和今日巧妙留下信息的样子交互出现。

宋明知合上书:“有趣。”

·

回去时,韩奎没有阻拦容倦叫车,容倦反而不干了。

“去,给我去叫辆车,记得付钱。”

颐指气使的作态,让韩奎气笑了,若不是对方也有官阶在身,他早就会说上些难听的话。

容倦回头看了眼相府的牌坊:“没有车,我就紧急住这里过夜了。”

“……”

韩奎最后还是给他叫了三辆,按照容倦的要求,陶家兄弟各自还要坐一辆。

作为容家的好儿郎,容倦离开相府从不空手,这次给顾问‘抄家’,也成功装了小半车东西。

车子上路后,系统纳闷:【我们不是要去见顾问的师兄?】

容倦用帕子擦去嘴角血渍,挑了个舒适的位置靠着,不紧不慢道:“宋明知还在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