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只为须臾片刻欢11(第2/3页)

“十二夜”暂时相信了他。

张清溪口才了得。

他从来都口才了得。

不然他无法让江湖势力结盟,无法成立“十二夜”,无法说服他们来刺杀霍丘王。

而在刺杀成功后,他们被封在太原城中,唯一送出去的信件,是云虹刚到太原城、写给小师妹的一封信。

那其实不是求援信,那只是一封叙述太原风物的信。

云虹在信中答应小师妹,她会带些礼物给小师妹。

然而当时太原城封天下皆知,那封书信只要传到小师妹手中,便是求援信。

--

三年前的风刀霜剑,三年后由“十二夜”的幸存者之首,云女侠揭露一角。

姚宝樱在席面上,托着腮,安静地看着师姐。

她免不了想到当年那封书信。

她免不了想到当年自己称那是求援信,张文澜却说那是陷阱,让她不要傻乎乎上当。

姚宝樱抿唇,再喝一盏酒。

她不傻。

有些事,哪怕猜测是陷阱,也一定要做。有些人,哪怕知道可能救不了,也一定要救。

她拼尽全力。

但她为何依然难过呢?

姚宝樱低头喝酒时,远处的张文澜,轻轻地看她一眼。

同一席上,鸣呶心尖揪起,紧张地听着他们曾经战斗的细节。

此前从未有人知道,“十二夜”本来是有机会离开的。

他们是为了给朝堂兵马拖延时间,才主动留下的。

云虹淡声:“第一夜、第二夜,他们当年才是首领。他们夫妻与我商量过,不出城,不把事情扩大,引得人心不齐。

“我向来不拿主意,旁人说什么,我照做什么。我随波逐流,此生从未主动争取,实不配带领十二夜走出困境。我只能告知诸位,我所知道的事情。

“太原一战后,天下哗然,猜忌满天,但是霍丘人确实退兵了,我便想,如此也好。这本就是我们的目的。

“这些年,大家说,我们是被朝廷卖给了霍丘。因为北周朝堂告知霍丘,刺杀霍丘王的人,是我们,我们引来追杀……但是这件事的结果是,北周成功建国,建都汴京,战火熄灭。我们迎来了休养生息、积攒兵力的三年。”

她看着秦观音:“第一夜、第二夜是知道这一切的,那时也是中原走出战火的最好机会。

“如果没有三年的和平,如今我们没有能力北伐。”

云虹冰雪般的眼睛,看着他们:“在座诸位为当年事耿耿于怀,我希望今日这番话,诸位可以传遍天下。我们中没有出过叛徒,真正的敌人,一直是霍丘。

“如今云州重卷战火,北境血流成河,你我却坐在余杭的西湖畔,吃宴、喝酒、话往昔,你我在这里审判拜月堂的罪孽、秦堂主的仇恨。

“秦观音,可笑吗?”

秦观音怒而站起:“怎可能是心甘情愿赴死,怎可能……”

云虹抬眸。

她道:“我心甘情愿赴死。”

她漠声:“你当年,不是这么想的吗?”

秦观音脸色惨白,案席被她推翻,酒液淅沥沥流入茵毯中。她发着抖站在这个酒宴上,入目全是故人,酒液中映出故人的脸——

她迷惑间,在酒液中看到张清溪的笑脸。

她浑噩中,看到葡萄酒如血,血液中倒映着第一夜与第二夜夫妻死在她面前的一幕。

还有哑姑、乐巫、金菩萨。

容暮双眼失明,萧林失踪,第十、十一受重伤,张清溪生死不明……她目光最终落到云虹、容暮身上。

他们当年——

秦观音的泪水凝在眼眶中:“我也是心甘情愿赴死的……”

云虹:“爱与恨,仇与怨,你还分得清吗?

“你怎能生了魔心?”

生了魔心……

秦观音如被重锤直击,闪电劈心。

她踩着一地酒液,漫无目的穿行在宾客中,像是她回到了太原城,穿行在一地血泊中。

骤冷骤热间,乐工入席。

灯火落入西湖水,星星点点幽火满地。天冷了,夜好凉。众人打个哆嗦,临窗看天地一夜。

夜宴中曲乐奏起,歌者有一把沧桑的嗓子,将中原的粗犷壮阔传入江南风雨——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将奈公何!”

倘若明知会死,诸公,你们还会渡河吗?

--

鸣呶泪珠含于眼眶,听到旁侧郎君轻叹了一声。

她视野模糊地扭头,看向容暮。她透过青年郎君露出的秀雅下巴,心间更酸。

那一战中,容大哥该何等的风华,何其的绝望……

姚宝樱亦热泪盈眶,恨不得和鸣呶抱头痛哭。

容暮在旁哭笑不得,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笑了。

她俩在这种场合哭,实在不合时宜。容暮想了想,低头问鸣呶:“殿下想从我这里知晓当年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