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首都买房
两个小家伙看的是本英国小说, 里面有这样一句表达——sb. came in a chaise and four。
两人争论的点,在于这个“a chaise and four”的表达是不是有误。
星星坚持认为,根据对应的中文翻译“驷马大马车”这个句子是错的, 应该是“a chaise wih four horses”。
小月亮却不这么想, 虽然她也觉得这个用法怪怪的, 可是这样的名著,肯定经过了时间的验证,不可能把这样低级的错误广泛的印刷传播出去。
思来想去,她觉得只有一个可能:“这里肯定没错, 但我也承认, 这个用法很怪,根据and的用法, 这里的and后面应该跟的是个名词。可是……four是量词, 难道是因为以前的语法跟现在的不一样了?”
姚栀栀听完兄妹俩的辩论,忍不住笑了:“其实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根据咱们中国人的语言习惯, 星星说的那种更合适一点。但是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第二种情况。这里的four确实是当名词用了, 指代的就是四匹马。至于为什么英国人要这么写,妈妈也不知道, 可能是为了语言的精炼, 可能是为了强调这种马车的结构,是车体加四匹马的形式。总之,还是问爸爸吧, 他是英语专业的,学得比我深。”
兄妹俩立马去找爸爸当裁判,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真是让人欣喜。
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两个孩子那较真的求实的不断追问的精神。
有这样的精神,学什么都不会差的。
姚栀栀很是欣慰,便干脆当会儿甩手掌柜,让他们三个讨论去吧。
很快新年过去,两口子收拾收拾,就该准备去上班了。
因为他们是应届毕业生,所以岗位只能是助教,拿的是高校教职工最低等级的工资,十级,五十六块钱一个月。
一年后可以转正,拿的是九级助教的工资,一个月七十块。
担任助教三到五年之后,可以升级为讲师,最低的是八级,拿八十块钱一个月。
不过学校目前青黄不接,所以姚栀栀跟祁长霄虽然拿的是助教的工资,干的却是讲师的活儿。
迟主任说了,先试讲两节课看看,效果好的话再敲定下来,如果学生反响不好,那就只能做些文书类的活儿,跟其他的助教没有什么区别。
姚栀栀倒是没有意见,拿助教的工资干讲师的活儿也行,反正她不爱做文书类的工作,无聊得很,也没有挑战性。
好在试讲了两节课之后,学生反响很好,于是她跟祁长霄以助教的名义代课的事情就定下来了。
也就说,某一门课程,挂的是正式的讲师的名字,但是因为这名讲师忙不过来,所以实际上课的是姚栀栀。祁长霄的上课方式同理。
也许是为了补偿他们得不到合理的劳动报酬,迟主任倒是给他们争取到了单独的职工宿舍,就在燕东园的筒子楼里,但是地方太挤了,拖家带口的住着憋屈,所以姚栀栀虽然拿了钥匙,但是并没有搬过去。
既然要长期在首都上班,那么,继续租房子就显得不那么划算了。
两口子算了算手里的存款,准备在首都买套四合院,这么一来,住着安心不说,以后要是拆迁了还是怎么了,也能沾沾时代的光。
总之,这个事情必须提上日程。
好在两人在首都是有好朋友的,姚栀栀出发之前,就给沈卿婉打了个电话,拜托她帮忙联系。
到了首都是时候,沈卿婉已经联系好了五套四合院,让他们选。
考虑到以后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们可能也会过来游玩,或者寒暑假送孩子们过来体验首都的风光,总之,多准备几套以备不时之需吧。
姚栀栀干脆把这五套全部买了下来。
沈卿婉听到她的回答都惊呆了:“五套?全部?你买这么多,住得过来吗?”
姚栀栀笑道:“没事,住不过来可以当我的私人收藏馆,正好宁叔最近要来首都鉴定一批瓷器,要是看上了又没地方摆,那才着急呢。”
沈卿婉想想也对,总之,既然姚栀栀有钱,四合院的主人又愿意出售,那就愉快的交易吧。
至于房子买回来到底怎么用,她就不操这个闲心了。
帮着办完手续,沈卿婉便回去了。
她毕业后分到了第一机械工业部直属的首都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是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忙碌的单位。
所以她的时间非常宝贵,能出来帮姚栀栀跑腿,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姚栀栀自然感念于心,跟祁长霄念叨着:“要不等她生日的时候,我也给她送个相机好了。”
“你的积分不够了吧?”祁长霄倒是没意见,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婆人缘好呢。
姚栀栀点点头:“基本上用光了,开学之后看看工作忙不忙吧,不忙的话,我就去附近转转,没事找点八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