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嫁妹妹4

小魏努力张罗了半天, 事情还是没有成功的希望,只得放弃了。

为这,她气得好些天不跟她哥哥说话, 以至于魏晓东生日那天, 她也没有回娘家。

她跟娘家冷战, 范母求之不得,以后更好拿捏她了不是?

没过几天就弄了些偏方回来,催着两个儿媳妇生儿子。

小魏恶心得不行,干脆来出版社请假, 要带着女儿看她男人去。

姚栀栀正在跟晁日升商量嶷城画报复刊的事情, 出来的时候,看到了等候多时的小魏。

姚栀栀没理, 小魏赶紧追了上来:“姚主编, 到底要怎么样,你们才肯让姚柠柠嫁过来?实在不行, 我让我男人出面总可以了吧?他是当兵的, 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一个, 我公婆怎么着不得看他的面子?”

姚栀栀无语了:“小魏,我不是跟你说了吗, 这事我不掺和, 你有什么想法,自己去找姚老师说。至于你男人的面子,我觉得没有多大, 你自己不也被你婆婆逼着吃偏方吗?总不能是你男人默许的吧?”

小魏不说话了,哀怨地看着姚栀栀,这姚主编好狠的心啊,不管怎么说, 她这段时间对姚主编不错吧,这都不愿意帮帮她?

真让人伤心。

可她还是不甘心,最后一次问道:“那要是他们兄弟三个分家呢?我让我婆婆跟着大哥一家,这总可以了吧?”

姚栀栀没什么可说的,就一句话:“去找姚老师,我很忙,就这样。”

小魏算是领教过了,难怪那个姚老师还能跟姚主编处下去,这两人的性格挺像的,说不行就是不行,别人再怎么打感情牌也没用。

只得放弃。

一晃立冬了,嶷城画报复刊的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是目前构思的几个专栏,跟大众生活有所重叠,会冲击大众生活的销量;二来,嶷城画报一直采用的是铜版纸印刷,成本太高,压不下来,这会导致杂志的售价也很高,推广艰难。

如果换了普通杂志使用的胶版纸,则无法发挥画报插图多的优势,色彩还原度等都无法做到位,还不如发行普通形式的杂志呢。

几轮会议结束,最终复刊的事情被搁置了下来。

“再等等吧,等到老百姓口袋里有了闲钱,到时候再说。这段时间可以继续筹备,有合适的稿子都留下。”这是晁日升最终给出的结论。

姚栀栀没有反对,亏本办杂志是不明智的,这年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吹来的,就这样吧。

已经是冬天了,小魏去了南方探亲,一直没有回来,姚栀栀的耳朵终于清净了一阵子。

至于姚柠柠,则留在了六条胡同,帮着两个姐姐照看孩子,她还有张彩妮作伴,两个人分红合作,把四个小孩照顾得很好,姚樱樱则负责去服装厂和绣品站接零活,赚钱贴补家用。

三个女同志,俨然活成了女子互助社的形式,姚栀栀偶尔在路上遇到她们,看着她们积极生活的样子,还挺欣慰的。

看,只要给女人赚钱的路子,离了男人一样可以活得很好。

几天后,姚卫国拖家带口的来了。

崔雯抱着最小的女儿彤彤,走在了最后面,到了出站口,看到了爷爷奶奶,居然还认得呢。

至于两个姨姨和姨父,也都能分辨出来。

姚栀栀不禁好奇,这小家伙记性这么好的吗?

一问才知道,两口子有事没事就拿着照片教彤彤认人,毕竟是三周岁的孩子了,多教几次就记住了。

姚栀栀赶紧帮忙拿着行李:“走,上车。”

姚卫国以为是自行车,结果一看,是四辆挎子,他有点意外:“哪来这么多挎子?”

“我公婆有一辆,他们又找同事借了三辆,走,把围巾围好了,风大。”姚栀栀抱着彤彤上车,至于她和姐姐家的六个孩子,都在胡同那边等着呢。

这四辆挎子开出去,还挺吸引眼球的,一路上都有人行注目礼。

姚栀栀不免想起第一次去东北时的那场大雪,以及那个站在风雪中,屹立如松的老爸。

不禁感慨,时间真快啊,那会儿还没有小月亮呢,现在小月亮都快两周岁了。

可惜三哥不在这里,也不知道他在香港有没有谈个女朋友,老大不小了,该结婚了。

到了胡同里,姚栀栀领着大哥他们去了老爸住的院子里:“这里给你们一家五口住了,咱爸带两个男孩子住我那里,咱妈带两个女孩子住姐姐那边,我家的两个小捣蛋住我公婆那里。正好够住。”

“离得挺近的啊,真好。”姚卫国出来转了转,可别说,嶷城的冬天虽然气温比东北高,可是潮气比东北大,空气里到处湿乎乎的,那种寒意直往领口袖口钻。

不禁感慨:“还以为这里会暖和一点,没想到这么楚楚‘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