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姑嫂反目3

九月末, 夜里已经开始凉了,姚栀栀披着外套,正在东房跟祁长霄探讨一道高中地理题。

这些题沈卿婉早就会了, 毕竟她是正经上过高中的, 所以她倒不是很忙, 除了复习,就是让姚栀栀随便给她出一道命题作文。

毕竟她的文章写得不算特别出彩,正好可以让姚栀栀休息的时候指点一二。

这种时候,她一般都是坐在外面的堂屋八仙桌那里, 要是两个孩子需要搭把手, 她也会放下手里的事情过去帮忙。

不过汤凤园和谢春杏一般不忍心打扰她,两人尽量轮流过来帮忙照看孩子, 要是孩子太闹, 就会直接把孩子带到别的院子里去。

今天两个孩子都很乖,小星星正趴在西房的小桌子上, 一笔一划地写字, 宁峥嵘在旁边指导他的笔法和字的结构, 非常专业。

小月亮则在旁边玩汉字小方,都是以前三舅给哥哥做的, 正好哥哥不玩了, 给她玩。

每次拿起一个陌生的汉字,她就会举到奶奶面前,汤凤园会笑着告诉她, 这个念爸,那个念妈。

小家伙学得特别认真,还会爬起来把汉字小方拿给哥哥看,念给哥哥听。

汤凤园含笑看着两个小乖乖, 忍不住感慨道:“这两个小东西都爱学习,只怕将来上了小学,老师的进度跟不上他们自己的学习进度,他们会不会无聊啊?”

“这怕什么?实在不行,可以考虑上少年班。”宁峥嵘不担心,孩子爱学习是好事,但也不能因为这个就不去上学了,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让孩子们跟小朋友们多接触接触有益无害。

汤凤园点点头:“也好,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多不多,在学校里会不会被当成异类。”

“这个不好说,但我相信一点,聪明的孩子在哪里都能吃得开,别怕,到什么山砍什么柴嘛。”宁峥嵘握着小星星的笔,让孩子认真体会一下什么叫顿笔,演示了几次,起身的时候下意识看了眼盖着的钢琴,默默叹气。

可惜了,要是现在就能给小星星启蒙就好了。

不过再过两年就好了,到时候小月亮应该能学,他这个爷爷还有发光发热的机会。

现在先把小星星的字教好了,也算是成就一件。

汤凤园笑着把手里的毛线猪猪收了尾:“你说得对,我现在担心太早了,到时候再说吧。对了,你说老许今天找你帮忙,什么事啊?”

“他想让我跟小姚说一声,让小姚劝劝周娟,搬回去住。”宁峥嵘知道周娟跟许伟闹的风波,忍不住叹气,“年轻人,气性太大,其实整件事没有哪个是绝对无辜绝对委屈的。我也劝了老许,让他说说他媳妇,搬回去可以,以后小两口的事他们尽量不要掺和。”

汤凤园点点头:“是啊,就这工资存折的事,老刘就做得不厚道。儿子儿媳结婚那么久了,她这个做婆婆的忽然把存折骗过去,像什么话?真怕孩子乱花钱,也该捂紧自己的口袋,等孩子没钱用的时候急一急他们,等到孩子意识到错误了,自己再拿钱出来救个急,孩子反倒会感激她。”

“我也是这么说的。有些教训必须孩子自己摔两跤才能学聪明,她这么做,反倒是惹孩子怨恨,何必呢。”宁峥嵘起身,摸了摸钢琴,也许他可以试试先教小星星吹口琴?

先熟悉一下乐理也是好的,到时候就算启蒙晚,也能快速上手。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他回头问道:“当初送你的口琴还在吗?”

汤凤园听着一愣,笑道:“多久的老黄历了,还记着呢?”

“你就说在不在嘛。”宁峥嵘是个浪漫的人,送的东西多了去了,虽然不见得多值钱,起码是他的心意。

汤凤园起身,走到钢琴那里,掀开了盖着红丝绒布的钢琴凳,从凳子的肚子里取出一个宝石蓝的丝绒套子,里面是国光口琴的盒子,盒子里躺着那把没吹过几次的口琴。

宁峥嵘把口琴接过来:“你没吹啊?”

“哪有心情吹。”汤凤园默默叹气,那时候整天担心儿子的身体,哪个当妈的有这个闲情逸致吹口琴。

宁峥嵘取出手帕,仔细擦拭着口琴:“现在有心情吹了吗?”

“不会吹,你吹吧。”汤凤园吹得不好,不想献丑。

宁峥嵘笑笑,没有勉强,等小星星练完这张纸,便带着他出去了。

祖孙俩到玉湖边上看看星星,赏赏月,顺便吹吹口琴。

小星星还挺感兴趣的,立马嚷嚷道:“爷爷爷爷,爸爸给妈妈吹过,妈妈好喜欢的。”

“是吗?那爷爷教你,以后你也给你喜欢的女孩子吹。”宁峥嵘笑着摸摸大孙子的脑袋瓜。

“好哎!”小星星兴奋极了,跟爷爷一起坐在湖边的大石头上,开始了奇妙的音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