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送房(第2/3页)

“哦。”小月亮扭头,看向院门口的陌生女人,歪着脑袋想了想,不知道该喊什么。

小星星提醒道:“喊姨姨。”

小月亮恍然大悟,笑着喊了声姨姨,声音清脆,可爱极了。

叶笙笑着挥了挥手,羡慕得很,难怪大姐结婚生子之后就跟她们疏远了,整天围着两个孩子转,原来小孩子是真的很可爱啊。

瞧瞧姚主编家的两个,简直就像两只快乐的小马驹,尤其是刚刚扑出来的那一瞬间,简直可以驱散成年人一整天的疲惫。

她把手里的雨伞往姚栀栀那边斜了斜,两人一起去厨房说话。

姚栀栀习惯性地转身接过一盘子热乎的炒青菜,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三哥,姚卫华。”

“三哥好。”叶笙客气地打了声招呼。

姚卫华还在炒菜,闻言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继续忙他的。

叶笙好奇,多看了一眼,不禁面红耳赤,这个男人长得好漂亮啊。

是的,漂亮。

眉目如画,身形修长挺拔,不同于她见过的任何一种男人。

有一种出尘脱俗的气质,哪怕腰上系着围裙,手里抄着菜铲,眼前水汽缭绕,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给人的感觉。

何况,这么一个谪仙般的男人,居然会炒菜做饭,更是加分不少。

以至于叶笙只看了一眼便小兔乱撞,心口怦怦乱跳。

不过姚主编一家的情况二姐都跟她说了,她知道自己配不上人家哥哥,所以很快摆正了心态,只说正事。

她是来找姚栀栀扯大旗的,不是来眼馋人家哥哥的,这点轻重她还是拎得清的。

姚栀栀听罢她的来意,没有反对,只是叮嘱道:“就说你的订婚对象是我二姥爷的干儿子。要是你爸妈逼问急了,你就说叫张铁军,其他的不要多说。”

“有这个人吗?”叶笙有点好奇。

姚栀栀笑了:“当然没有,我杜撰的,很大众化的名字,说不定你有朝一日真的会遇到一个叫这个的呢。”

“那确实呢。”叶笙笑笑,起身告辞,“那我回去了,我二姐应该也到家了。”

“好,那我不留你了。”姚栀栀跟叶笙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再说了,三条胡同那边米面粮油都是全的,叶笙自己会做。

叶笙也不好意思留在人家吃饭,赶紧撑着伞回去了。

到了那边,看到她二姐正在盛饭端菜,赶紧过去搭了把手:“二姐,我跟姚主编说了,她连名字都帮我想好了,叫张铁军,咱俩串个词儿,免得爸妈问起来露馅儿。”

叶筝早就知道这事肯定会很顺利的,她笑着把饭菜匀过去一半儿:“那就好,这个名字很大众化,可能街上随口一喊还真能找到一个。”

“可不是,姚主编真有意思。”叶笙另一只手撑着伞,一起去了后面堂屋,“二姐,我吃完饭想回去看看,你说能回吗?”

叶筝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不要回,就住在这里,我又不是养不起你。回头我跟姚主编说一声,每个月给她五块钱房租,米面粮油回头我们自己买。”

也好,叶笙最近还是躲着点的好,就算她爸妈被民兵看管起来了,但是周围那些叔叔伯伯,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

她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农村里的那些亲戚,一点边界感都没有。

他们家的事碍着别人家什么了吗?谁都要搀和一下,不胜其烦。

还是城里好啊,可惜她不如二姐三姐会读书,没有本事上大学,要不然,她也能来城里有个体面的工作,一个人清清静静的。

不过现在,姚主编给了她争取一把的机会,她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这阵子就去找点零工做做吧,她打听过了,姚主编的哥哥开了个竹篾制品店,这个她也会做。

总不能白吃白住人家的,做点零工,她也能踏实一点。

于是下午叶筝去上班的时候,叶笙便去了八条胡同,问姚卫华愿不愿意让她去店里帮忙。

姚卫华瞧着这个女人像个实心眼子的,便让老爸看好两个孩子,他带叶笙过去。

这两年看店的一直在换人,女同志嘛,一旦怀孕,总是不那么方便的。

所以如今看店的这个,是派出所老桥的女儿,小桥。

小桥今年十六,初中毕业后想考中专,没考上,又怕家里的哥哥嫂子嫌弃她吃白饭,就来这边帮忙看店,顺便做做手工,看看书,准备今年再考一次。

可以这么说,姚卫华的竹篾制品店,成了很多女同志躲避家庭压力的临时驿站。

短暂的停靠过后,又可以重新上路。

比如小桥,一旦考上了,肯定就要离开了。

到时候叶笙的学徒工说不定正好学完了,可以过来帮忙看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