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3/4页)
小办公室的几人也在开小会。
云凝严肃道:“目前的形势来看,总部里估计不会有几个人支持我们,我们只能靠自己,包括去联系车间的师傅,也只能靠自己。”
“这不怕,”明宇说,“有我家梦雨在,车间的事情你放心。她虽然没办法工作,但技术都在,有她指导,就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
连洁也说:“研究什么不困难?直接说计划吧。”
云凝点头,“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
孟海看向云辇。
云凝郑重道:“如何压缩成本。”
航天标准和民用标准差距太大。
甚至可以说,航天制造是不惜成本的,但民用不行。
一旦涉及做生意,就必须考虑成本,压低成本才有利可图。
但压低成本的同时又不能降低质量,如何把航天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才是最难的点。
云凝拿出设计图,“我考虑的主要是材料方面的问题,这是自行车的设计图,结构非常简单,孟海就自己改造过自行车,他很了解。我们可以先从材料入手,做铝合金自行车。”
运载火箭目前使用的是7075系列铝材,拥有超高强度。
除了自行车,铝合金还可以用在很多领域。
云凝打算先用自行车练练手。
除了铝合金,航天使用的还有很多新材料,比如隔热材料可以制造高级保温建材,简化火箭控制系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先不提能不能赚到钱,只要这些计划能顺利完成,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科研生产处的办公室很热闹。
沙曲几人聚在办公室,义愤填膺地讨论“商业化”的问题。
“以前发射卫星想竞标,那是展示我们的实力,现在这算怎么回事?好好的工程师跑去研究一些破烂,生产火箭的车间要改造民用设备?”
“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不容易,如果连我们都走上这条路,对得起先辈们吗?”
“唉,年轻人的思想还是不够坚定,这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我们的失败。”
一群人愁眉苦脸。
夏鹏云开完会走进来,看到几人围坐在一起发愁,乐了,“哥几个这是怎么了,打败仗了?”
“你还有心情笑?”沙曲白了他一眼,“咱们的大本营都快被攻占了!”
“是说新来的小同志的提议?”夏鹏云也很佩服,“到底是年轻人,就是比咱们敢想敢做。”
“你还佩服起她来了?”
夏鹏云说:“她确实有过很多成就,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听在其他单位的老同学说,她过去时可帮了他们大忙。当时他们的话我记得特别清楚,说是她很有前瞻性。”
“前瞻?我还后仰呢,”沙曲说,“我连集市都不去,更别说是在大院内部做生意,我绝对不接受。”
夏鹏云若有所思,“从政策来看,的确是越来越开放了,说不定哪一天,街上的店铺都成了私人单位,没有国营的。工厂也会变成私营。”
沙曲说:“那一定是我人生中最悲惨的一天。”
不只是沙曲有这种想法,其他人也是如此。
沙曲把夏鹏云拉过来,“你这个生产处处长必须站在我们这边,知道吗?”
生产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与各个车间有关的生产工作。
夏鹏云笑着认输,“行了行了,知道了。”
沙曲这才放心。
夏鹏云道:“不过你不好奇她究竟能不能成功吗?”
“这有什么可好奇的?”沙曲道,“什么都没有,就敢说要造东西卖东西,你觉得能成功吗?如果成功如此简单,那我们国内人人都是企业家。”
夏鹏云:“……”
沙曲还真是看云凝不爽。
也能理解,他们已经计划一辈子了,现在让他们改,没几个人能做到。
尤其大院又很注重思想方面的影响。
夏鹏云很好奇云凝能不能把这事做成。
如果真成了……说不定还能对大院有帮助?
沙曲几人离开十分钟后,云凝和连洁就来到生产处。
生产处的同事好像已经认识她们了,见她们过来,便低下头议论着什么。
等她们走近,又赶紧若无其事地分开。
连洁扫了几人一眼,对云凝说:“你现在算是惹众怒了。”
云凝道:“新事物嘛,总得有接受的过程。”
“别管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有话可以当面说,背后说算什么本事?”
云凝:“可能是担心当面说吵不过我们,没关系啦。”
两人云淡风轻地走过去。
低下头的同事们默默抬起头。
不是,她俩当着他们的面大声蛐蛐是什么意思?这音量,主任在办公室里都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