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5页)

云凝在实验室找到刘桐。

刘桐还不到四十岁,已经是实验室主任。

他确实有些本事,升职也快。

有几个年轻人正在做实验,刘桐站在一旁看着。

他最开始还想指点几句,表情慢慢有了变化。

先是疑惑,接着是震惊,然后是无语,最后是惊恐,“你们是打算和我同归于尽吗!!”

刘桐把几人赶走,迅速收拾残局。

现在的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

云凝敲门走进去。

刘桐头都没回,说道:“看看,又来两个要和你们一起走的!”

年轻人垂头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云凝小心翼翼走过去,“刘主任,你好,我是11所的云凝。”

“11所的跑我们这里来干嘛?谁放你进来的?”刘桐不耐烦地看了云凝一眼,一看她的年纪,更烦躁了。

看着也像是大学生。

苍天,不要再让他带学生了!!折寿啊!!

云凝说:“我们手里的项目出了点儿小问题,想请您帮忙做实验验证。”

“项目?不是大学生?”

云凝摇头,“不是。”

刘桐小松一口气。

不是学生就好,不是学生,他还能多活几天。

刘桐说:“你看着年纪不大,已经毕业了?挺显年轻嘛。”

云凝点头,“夜校年数比较短,我提前毕业了。”

听到“夜校”二字,刘桐的心脏仿佛被人狠狠揪住。

好好好,大学生走了,夜校生来了。

老天爷不想让他长寿就直说,何苦派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折磨他?

不过夜校还能提前毕业?

有这规定吗?

刘桐拉出椅子坐下。

看11所的面子,他不能太过分,打发走就好。

刘桐说:“有事就直说吧,项目出了什么问题,要做什么实验。”

云凝如实讲述。

刘桐听了,反应和其他人一样,“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发动机??”

怎么的,夜校毕业生的水平已经是普通大学生的好几倍了??

刘桐问:“确定是火箭发动机,不是飞机模型的发动机?”

连洁哭笑不得,“是的,您可以放心。”

“真是怪事,王所我认识,挺脚踏实地的一个人,他是疯了?”刘桐嘀咕了几句,又问,“为什么是你们过来,项目负责人呢?”

云凝说:“我们是设计小组的。”

刘桐再次沉默。

三代火箭刚发射不久,按理说,新一代几年后能出来就不错了。

现在这帮人研究了几个月就去试车,设计小组里还都是年轻人?

而且是过于年轻的人?!

刘桐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不是冒犯你们,我的意思是,咱们大院要关门大吉了吗?是运行不下去了吗?”

连洁说:“我曾去欧洲留学,回国后原本不在一院工作,是一院的院长请我过来的。”

刘桐:“哦。”

那还是有点儿本事的。

既然选的都是有本的,那这位夜校生……

刘桐试图在云凝身上找出不同。

可不管怎么看,他也只看出云凝的长相非同凡响,连他这种眼睛长在头顶的人都能注意到。

刘桐决定尽快把她们敷衍走,“我和姓罗的意见一样,不能认定是液氢不纯,造成气蚀的原因很多……”

“我明白您的顾虑,您可以听听我的想法。”云凝说,“国家标准规定的纯度检测方法是色谱分析,主要检测的是氧气、氮气等较重的杂质,不会检测较轻的杂质,比如氦气。我们讨论后认为,可以对留样进行质谱分析,重点检测氦含量。”

刘桐挑眉,“你还知道质谱分析?我们这里都不怎么用这个设备。而且国家标准里都不需要检测氦气,你现在要求液氢中没有氦气,是不是不太合理。”

云凝笑道:“您认为每个国家的标准为何不同?是我们已经有技术,不屑于这样做吗?”

刘桐沉默。

国家标准不同,当然是因为掌握的技术不同。

现在对液氢的标准低,也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只能达到如此。

云凝说:“技术是会进步的,国家的标准也会提高,不会一成不变。如果您能做出纯度更高的液氢,这将是打破国家标准的新技术,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这份荣誉,您不心动吗?”

刘桐长时间地沉默着。

做出更高纯度的液氢啊……

刘桐看向云凝,“你很懂得如何拿捏我嘛。”

云凝笑笑,“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谁不希望名字和照片能留在课本上。”

刘桐似笑非笑地看着云凝,“给我更直观的证据。”

“您是说……”

“有更直观的证据,我就开质谱分析,你再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