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2/3页)

顾溪暗暗点头。

看来陈瑞安挺有责任心的,下乡后在当地结了婚,并没有像其他的知青返城后和乡下的妻子离婚,而是将妻子和孩子都带到京市,甚至放到身边一起照顾。

“你们家墨文墨武去上幼儿园了吗?”顾溪又问。

“我和瑞哥商量,准备等下个月,天气暖和些,再送他们去幼儿园。”吴美文说道,“他们的体质比较弱,像这种天气,要是照顾不好,很容易生病。”

然后又问沈烛烛是不是已经上幼儿园,送的是哪个幼儿园。

“就在巷子出去,最近的那家幼儿园,离这边比较近的。”

“我们也看中了那家。”吴美文高兴道,“那里的环境挺不错的,听说里头的老师有几个是京市大学教授的爱人,对待孩子很有耐心,很会教孩子……”

提到这个,她说得很多,显然是提前做过功课的,从在京市大学当教授的堂叔那里打探到不少消息。

顾溪没想到还能得到这些消息,对沈烛烛要上的幼儿园也放心一些。

两人随意聊了些,顾溪问吴美文离开家乡,来到京市习不习惯,虽然两人并不熟悉,但想到吴美文离家千里,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心里也有几分怜惜。

“确实不太习惯。”吴美文老实地说,肤色微黑的脸露出几分窘迫之色,“不过还好,有瑞哥、芸笙在,两个孩子也在身边,还算不错的。”想到什么,她的双眼微微发亮,“等墨文墨武去上学后,我打算去找份工作来做。”

“诶?你要找什么工作?”顾溪有些意外。

“还不确定。”吴美文微微摇头,“瑞哥和芸笙都很支持我,到时候我先在附近看看,希望能兼顾到家里,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

顾溪道:“也对,现在国家政策不同了,想必找工作挺容易的,不像以前那么难。”

“对对对,我也是这么觉得。”吴美文欢喜地点头,觉得自己和顾溪很有共同的话题,“我还特地找人了解咱们住的巷子附近的情况,我觉得有好几种工作能做……”

-

直到时间差不多,吴美文终于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回到家,发现陈瑞安兄妹俩已经回来了。

陈芸笙搂着两个侄子侄女,问道:“嫂子,你们刚才去哪了?”

“去顾同志那儿,给她送春菜团。”吴美文将今天去顾溪那里拜访的事和兄妹俩说了说,高兴地道,“顾同志果然是个很好的人,不仅用心招待我们,还陪我聊了很久,都不介意我说话有口音……”

她的普通话不标准,带有很浓的家乡口音,来到京市后,遇到不少用异样眼光看她的人。

但先前和顾溪聊天时,她一点也不嫌弃,始终笑意盈盈的模样。

吴美文终于明白,为什么丈夫和小姑子遇到顾溪时,会露出那样的神色,想必他们真的很喜欢她吧。

陈瑞安兄妹俩倒是不意外,听她语气轻快地将今天去拜访顾溪的事和他们说,两人都很为她高兴。

这是吴美文来到京市后,第一次主动带孩子去拜访邻居。

她的胆子其实不小,只是在陌生的地方,有些放不开。

撇开其他的不谈,顾溪的儿子和他们家两个孩子年岁相当,要是能玩在一起,两个孩子也算是有伴,他们是支持的。

两个孩子看到爸爸和姑姑,很高兴地和他们说,想和沈烛烛一起去幼儿园。

“烛烛会背好多诗,会认很多字,会算术、会画画、会下跳棋、会做风筝……”

“他还会蹲马步!”陈墨武大声说,“是烛烛爸爸教他的,他爸爸是军人。”

姐弟俩掰着自己的手指头,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可见今天沈烛烛带给他们的震憾很大,明明姐弟俩年纪比沈烛烛大,这会儿却有种将沈烛烛当老大的意思。

没办法,比他们懂得多的,那就是老大。

陈芸笙一脸惊奇,“顾溪的孩子居然懂这么多?那孩子果然像顾溪,不仅长得像,这份聪明劲也像。”

她自然支持侄子侄女和沈烛烛一起玩,小孩子就应该快快乐乐的。

**

有孩子作桥梁,同住一个巷子的两家不知不觉熟悉起来。

顾溪也从中知道,陈芸笙考上的大学离京市大学挺近的,所以她也和兄嫂一起住在这边;

还知道当初陈瑞安是为了照顾好妹妹,选择和吴美文这个大队长的女儿结婚,不过他算是个负责任的男人,既然结婚了,就要照顾她一辈子,夫妻俩又生了对龙凤胎,现在感情挺不错的。

顾溪终于从陈芸笙这里得知顾远征脸受伤的原因。

当年顾远湘满怀欢喜地下乡,要去找陈瑞安,哪知道陈瑞安已经结婚,娶的还是一个比不上她的农村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