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八月中旬, 徐怀生、苗翠妮等家属院的孩子准备去市区读高中。
叶凤花对大女儿读高中这事非常重视,特地请了两天的假,要亲自送孩子去学校。
她对顾溪说:“女孩子多读点书没坏处, 我家老苗也是支持大妮儿读高中的。而且大妮儿今年才十六岁,不读书能干啥?等她读完高中, 正好十八岁, 去找工作我也能放心一些。”
顾溪笑道:“嫂子能这么想再好不过。”
她竖起大姆指, 称赞叶凤花同志的思想越来越开明, 并表示妇女能顶半边天,女人应该多读书。
叶凤花被她逗得笑起来, 然后叹气道:“如果是以前, 我没工作那会儿, 就算大妮儿的年纪小, 也不能让她再读了……”
他们家只有苗团长一个人赚钱, 要养四个孩子, 还要寄钱回老家给公婆, 一个月能剩下来的钱并不多,根本没办法给孩子读高中。
能供孩子读到初中已经算好了,孩子只能早早地出来, 去找份工作, 为家里分担。
“你不知道,前些天, 我公婆打电话过来, 问我大妮儿多少岁,是不是要说亲。我告诉他们,大妮儿还小,要说亲也得等个几年, 先让她读高中……”说到这里,叶凤花面有怒色,冷笑道,“哪知道,他们居然说,女娃读那么多书没用,反正以后也是要嫁人的,不如让她先回老家,帮家里干几年活磨练一下,到时候才好嫁人……”
苗团长是农村出身的兵,父母兄弟姐妹都在老家那边。
在农村,女娃只要长大一些,就要帮忙家里干活,农村里的活多,大人要下地挣公分,家里的事情忙不过来,需要年纪小的女娃在家里帮忙做家务。
苗团长是兄长,长女已经十六岁,如果不读书也不工作,老人家便想叫回去帮忙干活,这是很常见的事。
叶凤花生气地说:“我好好的闺女,哪里舍得让她回老家去伺候一大家子?因为我公婆都在,老家那边还没有分家,兄弟几个吃住都在一起,要是大妮儿回去,那可是得给一大家子的人洗衣做饭、养鸡种菜……我是有多傻,才会让我生的闺女回去?”
顾溪安抚道:“嫂子别生气,不值当,拒绝了就行,咱们翠妮还要读高中,以后是要读大学的,哪能回老家干活?这不是耽误孩子吗?”
“就是,谁生的孩子谁心疼,反正我是不会同意的!”叶凤花点头,“我公婆他们还想让老苗答应送大妮儿回去,我就和老苗说,他要是敢答应,咱们就离婚。”
顾溪拍着手,笑道:“嫂子厉害!那苗团长咋说?”
“他当然没同意了。”叶凤花骄傲地仰起脑袋,“老苗已经拒绝那边,说要是他们想让大妮儿回去,以后就不往老家寄钱了,于是他们就没再坚持。”
要是不往老家寄钱,那些兄弟妯娌绝对会闹,公婆也舍不得。
顾溪再次拍手,看来苗团长是明白人,自己的闺女当爹妈的不疼,别人可不会为你们心疼。
自己的孩子,当然是留在身边,又不是养不起。
叶凤花很快反应过来顾溪刚才说了什么,叹道:“大妮儿读完高中就行,大学没办法了。”
大概是出去工作后,见识多了,思想发生改变,她心里也盼着女儿能读大学的,但高考取消了,想上大学只能上工农兵推荐的大学,但这个名额非常难弄,她家翠妮不一定能上。
顾溪笑道:“高中文凭也不错,先读出来再说,说不定以后真的有机会能上大学呢?”
叶凤花对顾溪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听她这么说,便点头道:“你说得对,谁知道以后政策咋变?要是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让翠妮去读大学的。”
不仅大女儿,几个孩子也让他们读,只要有读书天赋的、愿意读书的,她都会出钱供他们读。
和顾溪倾诉一场,叶凤花心里终于舒坦了。
每次回来,她最喜欢过来找顾溪唠嗑,聊啥都行,顾溪都很捧场,不管是工作上的事,还是娘家婆家的事,都能和她说一说。
两人虽然年纪相差挺大的,但处得就像朋友一样,没有比顾溪更好的了。
说完这些,叶凤花关心顾溪的肚子,摸了摸她高耸的肚皮,说道:“快要生了吧?”
“还没呢。”顾溪说道,“预产期在九月中旬,还有一个月。”
叶凤花道:“这个时间好,到时候天气已经转凉,没那么热,坐月子也不会太难受。”
“确实。”顾溪很赞同。
她最怕就是在夏天时坐月子,这年代没有空调,光是想想就眼前发黑。
叶凤花正摸着,发现手覆着的地方鼓起来,好像被里头的孩子轻轻地踹了一脚,她不禁笑起来,“哎哟,是个活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