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3页)

顾溪问过送方穗花过来的战士,得知下午会让人送她离开,便带着她去登记,然后将人带回家。

一路上,方穗花紧跟着顾溪,能看出对她的依赖。

来到家属院,遇到人时,顾溪都是这么介绍的:“她是我朋友,特地过来看我的。”

众人没多想,友好地打招呼。

顾溪将方穗花带回家。

徐愿生听到动静走出来,见她姐带着个年轻的女同志回来,有些疑惑,等得知她叫方穗花,心中了然,热情地招待她,给她泡了杯麦乳精。

方穗花被她们热情的态度弄得有些受宠若惊。

顾溪拉着方穗花坐下,问道:“你这几天过得怎么样?”

“挺好的。”方穗花捧着麦乳精,有些无措,“原本我是想来找你的,但镇上好像有什么事,让我先留下来……”犹豫了下,她小声地说,“好像镇上有特务,他们在捉特务。”

顾溪呆了下,然后皱起眉头,怎么还扯出特务?

难道镇上不仅潜伏着那些犯罪团伙,还潜伏着特务?不会是为了打探部队的消息吧?还是这次打击犯罪时,正好牵扯出特务?

这么一想,倒是明白为什么沈明峥这些天都没回来,方穗花也被滞留在派出所,不能离开。

时下国人对特务非常敏感,连徐愿生都忍不住倒抽口气,然后警觉起来,回忆自己去镇上的集市买东西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奇奇怪怪的人,那些人是不是特务之类的。

顾溪明智地没有多问,转而问道:“你什么时候能回家?”

“明天就可以回去了。”方穗花说着,脸上露出笑容,“部队这边会有人送我回去,到时候就说我是来这边探望朋友……”

妇女被拐卖这种事容易招来闲话,人们骂丧天良的人贩子时,不免会对那些遭遇不幸的妇女抱以异样的眼光,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会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伤害。

方穗花还没结婚,要是让人知道她遇到这些事,只怕流言蜚语不少。

村子里闲话多,有时候流言能逼死人。

为了她好,所以这次的事对外会找个恰当的借口,这也是部队决定派人送她回去的原因,总不能真让她被流言逼死。

顾溪听后,笑道:“嗯,确实,我就是你的朋友,以后你有空可以过来找我,咱们还可以互相写信。”然后又问,“你识字吗?”

“识字的,我读过初中。”方穗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过只读了初一就不读了,因为我妈当时生病,家里又忙,我要回家照顾她……”

这次顾溪终于弄明白方穗花家所在的尧山县在哪里,离环山县其实不算太远,只是这个县城比较偏,所以她没听过。

这种事挺常见的。

这年头的消息不灵通,不像以后有手机电脑等随时可以查看地图,人们熟悉的大多都是自己生长的一亩三分地,出了镇或者县城,其他地方就不太熟悉。

顾溪留方穗花在家里吃了顿饭,等她离开时,还送她几本书。

方穗花看到作者名时,忍不住想这作者的名字和顾同志一样……尔后才反应过来,惊讶地问:“这是你写的故事?”

顾溪有些不好意思:“是的,你拿回去看,以后咱们有空就联系,我给你写信,咱们就是笔友,你回到家后,可以告诉村里的人,这次是来找我的。”

方穗花心里很感动,忍不住上前抱住她。

就像那晚,顾溪在她崩溃时,给她一个拥抱,让她振作起来。

她哽咽地说:“谢谢你,顾同志,遇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以后,我会给你写信的。”

顾溪拍了拍她,笑道:“穗花,你以后要好好的,有什么事可以给我写信。”

方穗花嗯一声。

顾溪将她送出去,直到她跟着部队的车离开,终于收回目光,朝身边的妹妹说:“愿生,咱们回家吧。”

徐愿生走在她身边,说道:“大姐,挺好的,希望方同志以后也好好的。”

别再遇到这些事了。

顾溪道:“等她回到家后,咱们给她寄些东西。”

坐实她是来探望朋友这事。

徐愿生露出笑容,偏首看她一眼,觉得她姐真的很容易心软,在能力所及,会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

**

沈明峥一直没回来,也不知道那些事情怎么样,顾溪也不好去询问。

至于镇上捉特务的事,并没有闹开,除了当时在派出所的方穗花隐约听到一些动静,普通百姓压根儿不知道这事,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不过出于谨慎,顾溪仍是没有去镇上。

直到得知程圆圆已经出院回到农场,顾溪打算周末过去探望她,顺便带两个妹妹和顾团团一起去,算是去农场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