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3页)

乔慧道:“可以啊,试一试也没什么,你写完后给我看看,要是合适,我帮你推荐到出版社。”

顾溪眨了下眼睛,顿时笑起来,上前给她一个拥抱。

“乔慧,谢谢你,你真是太好了。”

乔慧被她抱得有些脸红,不太适应这种太过直白的热情。

她的父母是科研人员,她以前的那些朋友,都是比较守礼的,不像顾溪,刚开始时以为她是个文静的女同志,等熟悉后发现她有时候说话很逗趣,直白而热情,很容易会被她感染。

这种感觉并不坏。

等堂屋里的客人看完锦旗、听完故事,终于心满意足地离开后,顾溪带着乔慧出去。

徐愿生正在喝水,刚才说故事,真是将她渴坏了。

其实顾溪从人贩子手里救孩子的过程挺短的,不用多久就能说完,但大伙儿明显不想听这种,她们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插嘴,抒发自己的见解,然后又去问徐愿生如果她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做,大家又是一阵讨论……

等说完后,徐愿生嘴巴都干了。

这也是顾溪不想再给人说故事的原因,实在是太累人。

幸好徐愿生不在意,她是个社牛,天生就知道如何与人交流,能将人哄得开开心心的。

得知乔慧要找自己做冬衣,徐愿生喝完水,将人带去房间,拿出一个绘画本,边询问她的要求,边在绘画本画下衣服样式。

若是对方没有要求,徐愿生也会自己设计出来,让她看看喜不喜欢。

这绘画本是顾溪给她的,让她有什么灵感可以在上头画出来。

乔慧这次过来,不仅给自己做冬衣,也给女儿和朱姐、高参谋长一起做。

她不吝啬钱,朱姐这几个月将她和女儿照顾得很好,想给她做一套,算是给她的过年新衣。

徐愿生笑吟吟的,等做完这几套衣服,又有一笔钱入账。

这里真好,部队里找她做衣服的人比村里的人多,村里人手里没啥钱,只有快到过年时,才会找裁缝做衣服。而部队这边,大多数家属因为男人有工资,比较舍得,该做衣服时还是做的。

**

沈团长家的热闹持续好几天。

随着大雪纷飞,登门的人渐渐减少。

顾溪松了口气,终于不用面对这么多人,对一个社恐来说,实在太难了。

这日,沈明峥提前回家,并带回一个客人。

看到登门的客人,顾溪有些疑惑,“刘嫂子,你咋来了?”

房里工作和学习的徐愿生姐妹俩也出来,向客人问好。

跟着沈明峥过来的是张旅长的妻子刘爱云。

沈明峥道:“溪溪,刘嫂子是军属工作置办处的主任,她今天有事来找你。”

顾溪更加疑惑。

来部队不久,就有军属工作置办处的办事员过来,询问她的工作意愿。

不过因为她要养身体,也没什么工作意愿,他们只是例行一问,便离开了,她也没将之当回事。

请刘爱云到堂屋坐下,徐愿生端了杯热水过来,乖巧地坐到一旁。

刘爱云笑道:“这两个女同志是你老家那边来的妹妹吧?听说这姑娘做的衣服很不错,可惜挽霞前阵子去其他地方参加慰问表演,不在部队,不然一定会过来找她做衣服。”

张挽霞作为文工团的台柱子,年轻漂亮,正是爱美的时候,给自己做衣服打扮很舍得。

以她和顾溪之间的交情,得知顾溪的妹妹会做衣服,估计会第一时间过来。

顾溪问道:“挽霞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许久不见她,也有些想念。”然后又问道,“她的脚没事了吧?”

“已经没事啦,现在都能跳舞了。”

“那就好。”

闲聊几句,刘爱云终于说起正事:“顾溪,我今天过来,是有件事和你说,县城那边的造纸厂和纺织厂有意向照顾咱们部队的军属,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你有没有想去的?”

徐愿生姐妹俩都听得一愣,她们大姐要有工作了?

顾溪却有些疑惑,问是哪个县城。

这附近的县城有好几个呢,有远有近的。

“是环山县。”刘爱云为她介绍道,“其实离得不远,骑自行车的话,一个半小时就能到,离部队挺近的。”

顾溪暗忖,要是去县城工作,一天来回的通勤时间是三个小时,而且像雨雪天气不方便,那就得住在县城。

当然,为了方便,也可以住在厂里提供的宿舍,等休息日再回来。

但这要和家人分开。

顾溪说道:“刘嫂子,这是好事啊,咱们部队很多嫂子都没工作呢,有这个机会,就让那些有困难的嫂子去吧。您不必特地照顾我,给我工作名额,给那些更需要的嫂子。”

部队里困难的家庭不少,特别是家里孩子多的,或者老人生病的,过得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