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徐愿生一脸犹豫, 最终仍是没能下定决心。
她感谢这些关心她的知青,咬了咬唇,说道:“他们到底是我的家人, 我真的不能这么做……不过谢谢你们,我想找别的办法, 看看能不能说服他们。”
知青们听她这么说, 不免叹息, 倒也不意外。
乡下人很多没什么文化, 思想保守落后,甚至很多都是愚孝的, 觉得天底下无不是父母, 父母就是天, 作子女的很少敢忤逆反抗长辈, 更何况是直接去告父母。
这事还是太勉强她了。
只是, 她们仍是不忍心, 实在不愿意看到好好的姑娘被逼着嫁给一个傻子。
这里的几个女知青都曾受过徐愿生的帮助。
知青下乡,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很少能和当地人和睦相处,城里人与农村人之间的代沟很大, 生活方式不同, 当初她们插队到乡下,真的什么都不适应, 干不了活, 甚至还被村里某些不怀好意的男青年骚扰,被吓得不行。
是徐愿生看到后,抄起扫帚就将那些人打了一顿,并将之捅到大队长那里。
大队长对这事非常重视, 将那些骚扰女知青的男人抓了典型,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罚去掏粪池,总算将这股歪风打下来,终于没人敢再犯,村里的人和那些知青们的相处也变得和睦一些。
徐愿生虽然跟着老裁缝学做衣服,但在没什么衣服要做时,也会跟着下地挣工分,干活很勤快,让人完全讨厌不起来。
在她们干不了活时,若是她看到,还会帮衬一下。
她还教她们怎么干农活,丝毫不嫌弃她们娇气,不会骂她们矫情,干点农活就磨出水泡,甚至给她们找一些草药敷在手上,清清凉凉的,十分舒服。
这些都是乡下人的生活技巧,也只有乡下人懂得,她都不吝啬教她们。
可以说,知青点里的女知青大多数和徐愿生的交情很好,甚至为了帮衬她,去找她做衣服,没想到徐愿生做出来的衣服样式很好看,在符合大环境的基础上,总会有一些小创意,能让衣服看着格外的合衬。
“徐愿生,你别怕。”知青点的大姐安慰她,“不管是他们不顾你的意愿逼你嫁给傻子,还是你爸打你,这些都是不对的,你可以告到妇联。”
“你先考虑一下,要是考虑清楚了,和我们说,我们陪你一起去告他们。”
“是啊,你别怕,咱们都会帮你。”
“……”
徐愿生的眼眶泛红,眼泪终于流出来,呜咽道:“谢谢,谢谢你们!”
最终她表示这事会好好考虑的,然后带着妹妹离开知青点。
知青们目送姐妹俩离开,不禁叹气。
这里的知青有些下乡好几年,哪里不知道徐家的情况,也知道徐愿生的父母有多重男轻女,不将女儿当人看。
徐愿生姐妹俩就像是歹竹出好笋,在那样的家庭,居然还能养出这两个纯朴又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姑娘。
可惜那对父母不懂珍惜。
徐愿生说她会想办法,但她们觉得,除了告到妇联外,根本毫无办法。
**
徐愿生带着妹妹离开知青点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大队长家。
现在是农闲,地里没什么活,大队长夫妻俩今天都在家里干些杂事,还有徐家的一些人也在,坐在火堆前烤火。
当看到徐愿生顶着一张红肿的脸,嘴角还被打破了,青紫一片,惨兮兮的过来时,田巧莲差点没气坏。
她怒骂道:“你爸居然打你?他这是要干啥?”
这得多大的劲儿啊?居然打成这样。
徐愿生看到她,眼泪不禁落下来,扑到田巧莲怀里哭。
徐怀生也跟着哭起来。
虽然来之前,二姐让她看到大队长他们就使劲儿地哭,什么都不要说,但她其实很害怕,看到二姐被爸爸打成这样,心里难受又怨恨。
姐妹俩哭得惨兮兮的,哭得大队长头都疼了,心里暗骂徐大贵夫妻真不是人,难道女儿就不是自己的孩子了吗?
田巧莲将姐妹俩带到屋子里,打了盆热水给她们擦脸。
徐愿生擦干眼泪,红着眼睛说:“田姨,我们今儿过来,是想找你们帮个忙,能不能让大队长给我和怀生开两份介绍信,我们想去部队找我大姐。”
“啥?”田巧莲吃惊道,“去部队找溪溪?”
心里却是一动,如果姐妹俩去了部队,徐家人就没办法逼徐愿生嫁给傻子,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她也见不得好好的姑娘被家里人“卖”给傻子,磋砣后半辈子。
徐愿生道:“前几天,我大姐不是打电话回来吗?当时她就是想叫我和怀生去部队的,她不希望我嫁给傻子。只是我觉得,爸妈或许不会真的为了彩礼将我嫁过去,而且我们和大姐到底没有血缘关系,我们并不想去打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