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3页)
小姑娘被养得白白嫩嫩的,脸上带着婴儿肥,是标准的三头身,绑这种头发,看着就像最早的那部国漫里的小哪吒,实在太可爱了。
顾溪以前看过《哪吒闹海》这部国漫,对里头的小哪吒的印象深刻。
那边的许晓茵见状,也将自己的风筝塞给旁边看他们放风筝的小朋友,跑过来叫道:“顾姨、顾姨,我也要绑头发!像小月一样的辫子扎起来,我也要!”
顾溪让她坐下来,给她梳头发。
很快苗翠妮姐妹俩也过来了,看她们都绑好看的头发,也想让顾溪帮她们绑。
家属院里的长辈们很少会用心给女儿绑头发,不是直接剪成个妹妹头,就是一根发绳绑起来,最多就是分成两股,绑成两个小揪揪,很少会像顾溪这样给她们编辫子,搞出些可可爱爱的发型。
女孩子哪里能抗拒这种好看的发型,一个个都挨过来。
顾溪的手指灵活,给小姑娘绑头发不在话下,一个个轮过去,按照她们的头发长短弄发型,或是盘成两个丸子头,或是编成蜈蚣辫,或是盘在脑后。
女孩子们坐在一起,互相看对方的头发,又摸摸自己的头发,然后开心地笑起来。
苗建设和许勇志是男孩子,对绑头发没兴趣,见女孩子都跑了,两人也不在意,和那些来看他们放风筝的孩子玩起来。
直到玩累了,他们将风筝线绑在旁边的树枝上,跑过来喝水。
顾溪将装食物的篮子拿过来,几个篮子摆在一起,让他们想吃什么就拿。
孩子们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嘴里叽叽喳喳地说着,说学校的趣事,说家属院里的八卦,啥都能说。
顾溪听得津津有味,发现这些小孩的消息挺灵通的,居然知道不少家属院里的事,让她大开眼界。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实在精彩。
例如哪家和哪家不和啦,两家的女人和孩子经常打架,还被妇女主任通报警告过;哪家媳妇是个又懒又馋的,只顾自己吃喝,不管男人和孩子;哪家的男人是二婚的,居然娶了个漂亮年轻的女同志;哪家婆媳关系恶劣,经常打架,谁也不服谁;哪家的男人对媳妇不好,因为媳妇生了五个女儿,一直生不出儿子……
这几个孩子简直就像是潜伏在家属院里的八卦记者,凑到一起,居然啥都知道。
就连年纪比较小的苗建设,也能说出几个八卦,腼腆的于小月都能说很多。
只有顾溪和顾团团这对姑侄俩格外不合群,因为两人啥都不知道,顾溪是比较宅,消息不灵通,顾团团年纪最小,是啥都不懂的年纪,自然也插不上话。
苗翠妮是这里年纪最大的姐姐,人比较细心,见顾溪和顾团团一直没开口,怕说这些八卦吓到她们,赶紧道:“你们别说啦,吓到团团可不好,团团年纪还小呢。”
顾团团手里拿着米糕啃了一口,说道:“翠妮姐,我不小啦,我五岁了,明年就六岁,能上小学啦。”
顾溪笑着摸摸她的脑袋,疑惑地问:“小月,你咋知道这么多?”
她还以为于小月是个腼腆羞涩的女孩子,一直在家里干活,应该不知道那么多八卦的。
于小月老实地道:“我听我奶奶说的,奶奶平时很喜欢去凉亭那边和人聊天,听到什么,回来后会和我妈说。”
当然,于婆婆其实只是分享欲比较旺盛,在外头听到什么,喜欢回来找儿媳妇说,反正不管她在家里说了啥,像闷葫芦一样的儿媳妇不会在外头多嘴地说出去,让她很放心。
于小月跟着妈妈干活,自然也听到不少。
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表示在哪里听到的八卦,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圈子,想知道什么很容易。
这是大人们所不知道的。
有八卦当佐料,顾溪吃得挺愉快的。
吃饱后,大伙儿也没急着回去,决定去附近的树林里逛逛,摘点野梨。
许勇志兴致勃勃地说:“我记得那边有一棵野梨树,应该还有野梨,咱们去瞧瞧。”
“你咋知道的?”他的姐姐许晓茵疑惑地问。
许勇志说:“我和其他人来过。”
这年代的小孩子对上山下河都很感兴趣,不过这里女孩子居多,不可能去河里玩,那就上山玩。
他们走得也不远,就在河边附近的树林里逛。
许勇志信誓旦旦地带路,然而啥果树都没看到,最后还是于小月带他们去附近打栗子。
“小月居然知道这里有栗子树,太厉害了!”
众人对于小月好一顿夸,夸得她满脸通红,双眼却亮晶晶的。
孩子们就像小猴子,欢呼一声利落地爬到树上,拿竹竿打栗子。
这棵栗子树很大,所在位置比较偏,平时很少有人会过来,也没有多少人来打栗子,要不是于小月带路,他们其实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