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3页)

重男轻女这事,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在这年头更是屡见不鲜。

虽说未来的人都知道,生男生女其实是由男人来决定,但这年头不是,一旦生了女儿,就会怪女人的肚皮不争气,婆媳间难免会有矛盾。

来到隔壁的书房,进去便见靠墙那边有一个架子,上面摆着不少书,还有一些报纸。

这书房布置得很温馨,四面墙都特地刷过大白,墙上还贴了几张大字,米色的窗帘用挂钩勾起,窗台边的书桌上摆着一个看不出成分的花瓶,上面插了几枝手工做的干花,地面铺着毯子,书桌上除了笔墨书外,还有砚台、笔筒、笔架……

这是一个很标准的女性书房,有点小资的情调,又不显过分。

顾溪挺喜欢来乔慧的书房,仿佛被书籍和知识包围起来,听说这是高参谋长特地给乔慧布置的,乔慧来随军后,大多时候都是待在家里,待在书房的时间最久。

因为她怀孕,喜欢光着脚,便在地面上铺了地毯,以免她着凉。

从中可以看出,高参谋长对她的重视。

乔慧让顾溪去挑书,自己整理架子上的那些旧报纸。

生孩子之前,她有每天看报纸的习惯,让高参谋长带回来给她。

自从坐月子后,她就不怎么碰书,连看报纸都不让,怕看坏眼睛,要是她真想看报纸,等高参谋长回来给她读。

顾溪挑了本书,回头看她在看报纸,忙道:“你别看啊,要是高参谋长回来知道你看报纸,估计要骂我的。”

乔慧无奈地道:“只是看一下,又不久。”然后撇着嘴说,“咱们不说,他也不知道。”

顾溪笑了,“万一他怀疑,审问你怎么办?”

乔慧理直气壮:“不怕,不理他!”

顾溪知道坐月子的禁忌多,真怕她看书看坏眼睛,找着书后就拉着她离开书房。

出门时,发现钱蓉抱着孩子站在堂屋前,乔慧的眉头就拧起来,说道:“妈,这里风大,别带囡囡出来吹风。”

钱蓉道:“有啥要紧?这天气好,小孩子应该出来晒晒太阳。”

“早上朱姐带她出来晒过,现在不用晒。”乔慧有些紧张地走过去,“妈,我抱囡囡回去。”

钱蓉被她弄得有些讪讪的,见顾溪还在,不好说什么。

顾溪当作没看到这些,礼貌地和她们道别。

钱蓉热情地说:“顾同志不多坐会儿?”

“不了,我还要回去做饭,就不打扰你们了。”

钱蓉忙拿了一袋点心塞给她,“这是我们那边的特色点心,你也尝尝啊,别和阿姨客气。”

顾溪推辞不了,只好收下。

送走顾溪,钱蓉进屋里,见乔慧抱着孩子在喂奶,她坐过去,和儿媳妇聊天。

她好奇地问道:“这顾同志是哪里人啊?看着不像是乡下人。”

乔慧道:“听说是京市人。”

“怪不得哩!”钱蓉一拍大腿,惊喜地说,“她看着就像个有文化的城里姑娘,原来是京市来的,果然不同!不过她细胳膊细腿的,看不出她的力气有那么大,还能将你送去卫生站……”

先前听儿子、儿媳妇说这事,她还以为沈团长的爱人是个五大三粗、力气奇大的乡下女人,哪知道这乍然一见,漂亮得都要晃花了眼。

而且这种漂亮还不是她儿媳妇那种艳丽得像狐狸精似的漂亮,而是一种会让长辈们喜欢的漂亮,文静乖巧,看着就让人安心。

这首都长大的姑娘,果然就是不同。

乔慧看她对顾溪赞不绝口,心里也挺高兴的,她和顾溪是朋友,婆婆如此称赞她的朋友,让她与有荣焉。

这时,又听到婆婆说:“幸亏她送得及时,你和囡囡才没事,也没伤到身体!你以后好好养身体,争取赶紧再怀一个,囡囡是女孩子,没个亲兄弟帮衬还是亏了些……”

乔慧脸上的笑意淡下来,并不吭声。

等女儿喝完奶,她将孩子竖起,让她趴在自己怀里,给她拍背,让她打出奶嗝,以免呛奶。

钱蓉说了一阵,见儿媳妇闷不吭声的,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又有种无力感。

她和这儿媳妇实在是聊不来,也看不惯儿媳妇那闷葫芦又倔强的性子,偏偏她还长得这副招人眼的模样,自从儿子娶了她后,他们家没少被人侧目,私底下嘀咕什么的都有,可她还不肯去随军……

想到以前的事,钱蓉就头疼。

要不是儿媳妇当初死活不肯辞职去随军,她儿子何至于二十九岁才有个女儿?要是第一胎是儿子还好,偏偏是女娃,这不得赶紧再生一个,不然到时候两人年纪都大了,生不出儿子咋办?

她告诉儿媳妇:“我听说,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还是得趁着年轻时赶紧多生几个,不然年纪大了,超过三十岁后,身体机能下降,生出来的孩子可不聪明……对了,隔壁的顾同志也是刚新婚吧?不知道她啥时候生孩子,最好趁着年轻赶紧生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