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沈家的晚餐很热闹, 光是沈明嵘一个人的声音就能制造出一片热闹的氛围。

沈明嵘紧挨着他哥坐,从吃饭开始,嘴巴就没停过, 问东问西,仿佛就没有他不好奇的。

冯敏听着那叽叽喳喳的声音, 又是头疼又是好笑, 说道:“你就不能少说几句吗?整个屋子都是你的声音, 像几百只小蜜蜂嗡嗡嗡地叫个不停, 我都以为咱们家是养蜂的。”

“不能!”沈明嵘理直气壮地说,“我哥难得回来, 我肯定要多问问啊, 不然下次都不知道他啥时候回来, 这机会难得!”然后想到什么, 又继续道, “而且妈您不是常说大哥是闷葫芦, 要是我也变成闷葫芦, 您会高兴吗?”

冯敏没好声气,“我虽然不喜欢闷葫芦,但我也不喜欢话唠啊!”

明明老沈同志是个正经不过的性子, 话并不多, 自己也是个正常的,咋就生出个话唠呢?

她不仅嫌长子太闷, 也嫌小儿子太话唠, 要是他们能中和一下就好了。

“没事!”沈明嵘美滋滋地吃了一块咸肉,好心地安慰她,“虽然我和大哥一个是闷葫芦,一个是话唠, 但有咱溪姐在呢,我们家还是有正常人的!”

顾溪以后是要嫁进他们老沈家的,在小孩儿眼里,她就是他们家的人。

被点名的顾溪抬头,见沈家人都朝自己看过来,朝他们弯唇笑了笑。

只是当对上沈明峥的视线时,多少有些拘谨。

她假装认真吃饭,暗忖应该没有多少人能在沈明峥面前表现自如,除非是像沈明嵘这种天生社牛的小甜豆。

沈重山和冯敏看在眼里,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有些开心。

看来该考虑两个孩子的婚事了。

吃过饭,时间已经不早,顾溪准备回家。

冯敏拉着她,嗔怪道:“回啥啊,今晚就在这边住着呗!”

难得长子回来,肯定不能这么放人离开,最好趁着两个孩子都在,赶紧聊一聊结婚的事。

顾溪朝她笑道:“冯姨,我明天再过来。”

冯敏瞅着她,被她笑得心头发软,摸了摸她的头发,叹气地道:“行吧,让明峥送你回去。”

说着她转身去叫长子,让他送顾溪去坐车。

沈明峥已经换下那身军装,穿了一身休闲的白衬衫和黑色长裤子,比一身军装时少了几分凛冽,不过那身气场仍是很强大,是一种让人不敢造次、小孩不敢哭闹的正气凛然,让人很有安全感的类型。

沈明峥走过来,将衬衫的袖子挽了挽,朝顾溪道:“走吧。”

“等等。”王婶拿了顶草帽过来,“溪溪,你的帽子忘记拿了。”

沈明峥转身,伸手接过,朝王婶微微颔首,便朝顾溪走过去,将帽子扣在她头上,和她一起出门。

冯敏和王婶站在门口,目送两人相携出门的身影,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小王,你瞧他们俩个,多相配啊!”冯敏乐呵呵地说,“明峥高大英俊,溪溪漂亮贴心,一个是闷葫芦,一个是体贴的性子,他们这脾性就是相合!”

要不然,和一个不会说话的闷葫芦过一辈子,要是性子不体贴柔和点,日子还真是过不去。

王婶笑着附和:“可不是,像明峥这样的,就需要个温柔体贴的姑娘配他,两人才不会吵架。”

在她看来,乖巧懂事的顾溪是最温柔体贴的孩子。

“吵架倒是不会吵架。”冯敏还是了解自己儿子的,“他不会和人吵架,只会以理服人,直到旁人服他为止,但他那些理真是……正常人谁受得了啊,估计没人喜欢在家里时还要面对领导。”

她抱怨道:“结婚又不是工作,要是天天面对领导,没人会喜欢!而且我还不知道他吗,大概他自己是个闷葫芦,也不喜欢话多的人,你没看到明嵘一但唠叨过头,明峥就会直接伸手扣住他的脸,都不给明嵘说话。”

王婶想起这事,忍不住喷笑。

还真是。

沈明嵘自从学会说话起,那小嘴巴就没停过,又是个大胆活泼的性子,别人都怕沈明峥,偏偏他就不怕,每次见到亲哥,亲得跟什么似的,使着劲儿地往他身边凑,小嘴巴喋喋不休,每次沈明峥听得不耐烦,大手伸过去扣住他的大半张脸,让他闭嘴。

**

夏日天长,吃过晚饭后,天色依然很亮堂,只有天边飘来的暮色薄纱添了几分夜幕即将降临的信息。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去。

这时候正是人们饭后出来散步的时间,一路走来遇到不少人,认出沈明峥时,纷纷惊喜地和他打招呼。

“明峥,你几时回来的?你这是去哪呢?诶,这不是顾溪吗?”

有个大娘笑呵呵地说,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转,脸上露出一个心知肚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