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江市文旅局的邀约。(第3/4页)

等把今日份网上互动任务完成后,顾清秋这才开始思考江市文旅局有意对自家饭馆采访特辑宣传的事。

她先在微信搜索江省文旅局公众号,关注后点进去看美食推荐的相关推文。

说来搞笑,顾清秋从未关注过江市文旅局公众号微博号之类的。

互联网时代官媒账号运营得好确实能对网友们起到一个宣传推荐的作用,她记得某市文旅局运营很会整活,连着大爆了几个视频后攒了百万粉丝,也为该市吸引了不少旅客前往游玩。

但显然,江市文旅局没有这个能力,公众号近期推文阅读量在几百到小几千之间,再看微博这边粉丝五千多,发的推文点赞更是在几十到几百之间,评论更是只有零星几条,全凭运气。

顾清秋回到公众号这边,直接翻看江市美食相关推文,从推文标题上看目前出了四期美食推荐,有经典早茶楼、老字号糕点铺、百年传承肠粉店、江市烧腊店。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美食铺自带流量,还是关注江市文旅局公众号的人钟情美食,这四篇推文阅读量都有小几千,划到最底部也有几条网友评论说好吃美味。

顾清秋仔细看了下,这四篇推文排版图文结合,文字描写中规中矩,偶尔一些段落带了些小俏皮互动,先介绍店铺的发展史推荐经典菜品,还有采访了老街坊对其的评价。

整篇文章还算简洁精炼,该介绍的都介绍了,普通阅读者三四分钟内就能看完。

同时文章标题下正文开始前就有个四分多钟的采访视频,顾清秋点进去看了下,发现刚才看到的文稿推荐就是这个采访视频的文字化。

有选择的全体下,方便的话肯定是看视频更加生动形象,能够看到饭馆的真实情况,各道美食流动性的美,推文则适合一目十行快速扫过或者当时场合不方便看视频,比如说工作时摸鱼打发时间看。

整个视频从店铺门口开始录制,有工作人员出境介绍该店铺的发展历史和概况,再进店展现环境,看工作人员品尝美食时还是挺容易诱人馋欲的。

顾清秋猜想,如果文旅局的工作人员过来采访录制,估计也是这种模式。

包括目前小红书和微博不少美食探店博主拍摄vlog时基本上也是这种脚本构造,这是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探店视频,只能说拍得好的数据确实不错,能起到引流的效用,拍得一般的就容易枯燥乏味。

好在文旅局用的拍摄设备还是不错的,摄像师也够专业,呈现出来的采访视频清晰饱和度高,拍到的菜品色香味俱全。

推文里介绍每道美食时配的对应美食照也非常有色相,看得出用心构图重点突出,清晰到食物的每一处纹理和酱汁上泛着的油光都细致可见,没有多加美食滤镜全是菜品的原生态照。

这就让阅读者看了放心安心,愿意相信去这些店铺品尝,吃到的菜品和这会看到的相差不会太大,不像某些店菜品线上线下翻车得厉害。

顾清秋又去浏览器搜了下江省卫视《寻味记》栏目。

《寻味记》是江省卫视推出的一栏寻味江省十三市美食的栏目,由曾经多次拍过国家美食纪录片的曾岑燕导演及其团队创作录制,每周二、周五在江省卫视下午六点半档播出,也就是说新闻联播开始之前的时间段。

虽然说不是黄金档,但能在这个时间段播出就占据了些许优势。

下午六点半档正是无数家庭煮饭准备吃饭的时间,上班的人回家了,上学的人也回家了,他们会开电视等着看七点的新闻联播,顺带看到新闻联播之前的《寻味记》。

特别是老一辈的,新闻联播和稍晚些的天气预报那是每天必看,闲着无事也会开电视听个声让家里热闹一下,那么就有一定机会看到《寻味记》。

更别说还有些《寻味记》的观众会固定在电视机前坐着看下这期节目,或者在网上看直播,错过时间还可以看回放。

在介绍中还展示了《寻味记》播出一周、一个月和最新一期的收视率,还有其在江省卫视所有栏目中的收视率排名。

虽然说不能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八点黄金档比,《寻味记》的收视率还是挺不错的,和其它时段的栏目比稳居前三,稍有波动相差也是毫厘间。

既然江市文旅局在邀约时敢提“有机会登上江省卫视下午六点半档的《寻味记》”,那么或许江市文旅局和《寻味记》有合作,比如说优先投稿录用之类的。

毕竟二者都是做美食推荐栏目的。

从江市文旅局的角度看,如果自家出品的江市美食采访能有机会登上江省卫视播放的《寻味记》,也是一种另类的肯定,可以进一步扩大该美食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的同时也能吸引不少顾客前往品尝,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