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逆鳞 非要在他们之间选一个,我选老四……(第2/3页)

但这两人无论怎么争,都争不到齐景轩头上。他一个行七的纨绔浪荡子,早八百年就被排除在储君人选之外了。所以要说这两人谁有谋害齐景轩的心思,那也是半斤八两,可能性都不大。

可现在排除了其他更不可能的人,这两人就是仅剩的可能了。

齐景轩听出沈嫣言中之意,想了想道:“若是非要在他们二人之间选一个,那……我选老四!”

“为何”

齐景轩抱臂:“因为老四太好了,我都挑不出他什么毛病。”

沈嫣偏了偏头,有些不解,怎么越好的人越要怀疑呢

齐景轩思量片刻,解释道:“只要是个人,哪怕是个圣人,多少也应该有些毛病吧比如我……呃……”

他话说一半打了个磕巴,觉得举得这个例子不太对。

他不是有点毛病,是一堆毛病,遂改口:“比如槿瑜,京城谁不夸他青年才俊可我知道他也有使坏的时候,私底下跟我和顾三他们整过不少人,还偷偷剪过先生的胡子。”

“比如那个李瑶枝,你看她挺端庄沉稳的吧京城也都人人夸她是第一才女,说她贤良淑德什么的。可她跟我打架的时候下手可狠了,一点不留情面。”

“再比如左都御史林成峰,说是为人刚正,其实还不是有偏颇的时候。他儿子听信传言以为我强抢民女,当众骂我一顿。我气不过给了他儿子一拳,他转头就不分青红皂白参我一本,事后也不跟我道歉。”

“还有……”

他说着说着反应过来有点跑题,忙把话收了回来:“总之,就是别人再好也总有不好的时候,但老四没有。”

“他好像生来就是个完人,从小就功课好,先生总夸他。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有些恃才傲物吧但他没有。他的脾气也特别好,对谁都笑吟吟的。小时候宫里其他人都欺负我,唯独他从来没有。他就连相貌都是最出挑,比我还好看一点。”

“也就一点。”

他说到最后有点不服气,觑着沈嫣的神色又强调了一遍。

沈嫣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他性子好学问也好,而且活了二十年没有一点不好的传闻,没做过任何逾矩之事,看着像个……假人”

“对!像个假人!”

齐景轩抚掌,觉得她这个总结非常到位。

“那太子呢”

沈嫣又问道。

“太子啊……”齐景轩想了想,斟酌着说道,“太子也还不错,小时候虽然打过我,但我也打过他,扯平了。他挨了打不告状,下次找到机会再打回来,这点还挺好的,比老六那种挨了打就只知道哭哭啼啼跑去告状的强多了。”

“至于别的……到没听说他有什么不好。不过我记得他小时候爱看闲书,还偷偷写过话本子,被先生发现了说他不务正业,罚他抄了三个月的书。”

“对了,他书里还写了我呢。把我写成从山里跑出来的一头豪猪,浑身都是刺,见谁扎谁见谁撞谁。因为这个我被人笑话好久,老六他们那一阵总爱叫我阿彘,我打了他们好多次他们才不敢叫了。”

其实齐景泓他们改口跟齐景轩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因为皇帝。

太子年幼时的拙作骂的虽是的齐景轩,但之所以那么骂,是因为听人说淑妃是乡野间来的。在年幼的太子眼中,母亲既然来自乡野,那儿子自然也生来就带野气,如此蛮横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他在某次跟齐景轩打架输了之后便一气之下写了那篇文章,文中齐景轩是头山间野猪,野猪因为乍然下山不熟悉环境,所以横冲直撞四处伤人,最终被一名勇武的英雄除掉了。这英雄当然就是太子自己。

那篇文章幼稚得很,被先生发现后当场焚毁了。但发现这篇文章的是大嘴巴的老六,所以焚毁前便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了。

先生将此事告诉皇帝时只说太子不务正业,没提他文中骂了齐景轩的事,是以起初皇帝并不知道。

后来他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唤齐景轩为阿彘,也只以为是孩子不懂事,故意讲些难听话骂人罢了,训斥了他们几次,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他后来知道了“阿彘”的由来,知道了太子文中的“乡野”二字。

皇帝当时便沉了脸,命人将太子叫了过来,问他为何要用这两个字,为何要说齐景轩来自乡野。

太子那时也不过七八岁,原以为父皇是因为他将七弟写成猪才把他叫来的,没想到他问的却是这两个字。

他不知道皇帝为何如此动怒,战战兢兢将曾听人说淑妃来自乡野的事说了,末了不忘认错,说自己不该骂弟弟是猪。

皇帝的怒火却并未因此消减半分,不仅痛骂他一顿,还将他身边的宫人都抓了起来,严刑审问都有谁曾在他耳边嚼过舌根,谁曾说过淑妃来自乡野。凡与这两个字沾边的,最终都被处以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