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要求 娶进门的媳妇哪有送回去的道理?……
以沈鸣山的官职是没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 是以翌日一直到听闻小朝会结束,他才前往御书房求见皇帝。
皇帝听闻是沈鸣山来了,眉梢微挑。
这位沈侍讲的才情和人品他是真的欣赏, 但性子着实是固执了些。
昨日他磨了好半晌的嘴皮子,他却始终不愿将女儿嫁给晋王, 态度十分坚决。
皇帝也知道此事其实怨不得他, 沈家说起来还是被齐景轩牵累了, 对方不愿就此搭上女儿的一生也能理解。
但他昨日方才拒绝, 现在又找来是什么意思总不至于拒绝完了还要再跑到他面前把他儿子骂一顿吧
皇帝心中不解,对通禀的内侍道:“宣。”
不多时, 沈鸣山便踏入殿内, 行过礼后直言不讳地道明了来意。
皇帝听了险些一口茶喷出来, 不可置信:“你是说……你愿意将令爱嫁给晋王为妻了”
昨日才拒绝, 今日便反悔, 未免显得有些反复无常, 但比起女儿的性命, 沈鸣山并不在意自己的脸面。
他点头道:“是,臣回去后与内子和小女商议了一番,觉得眼下让小女与晋王成亲是最好的选择。”
他没有遮掩地直接将昨日外面的事都说了, 好叫皇帝知道他为何会改口, 并方便提出接下来的要求。
皇帝对这些倒是有所耳闻,本来还想着要不要以沈小姐为饵, 钓出那幕后之人, 但沈小姐是受害者,又是沈鸣山唯一的女儿,他这想法就在心里转了一圈,犹豫着到底是没有说出口。
所谓鱼饵, 用好了自是能钓上鱼来。用不好,竹篮打水一场空也就罢了,可若还被人把鱼饵叼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届时且不说沈鸣山该如何恼恨,就是对齐景轩而言,也不是件好事,极容易被对方反手利用,说是他们为了维护他故意谋害了沈嫣。
皇帝有把握能钓上鱼来,却没有把握钓上来的鱼真是最大的那条。若把鱼饵舍了却只掉了个小虾米,那也没什么用,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把这个主意打消了。
眼下沈鸣山肯改口,他自然是再乐意不过,心中对沈鸣山的印象也更好了几分。
原以为是个过于看中名声的老顽固,即便明知女儿有危险也不肯和皇室结亲,但在女儿真正面临危机之时,明知对自己名声有损却还是毫不犹豫以保护女儿的性命为先,可见是个实实在在的好父亲。
朝中多少官员看上去夫妻情深家庭美满,实际真出了事,可能会累及自己的名声甚至仕途时,便会狠心舍弃了妻子儿女。
皇帝这些年见惯了这种人,一时看沈鸣山更顺眼了,觉得自己果然慧眼如炬,没有让这个人才被埋没。
他笑着便要应下这门亲事,并表示自己会给两个孩子赐婚,却不想还未开口,就听沈鸣山又道:“但臣有一个要求。”
皇帝此时心情甚好,什么都愿意答应,颔首道:“你说。”
沈鸣山道:“小女与晋王素无来往,两人成亲实属无奈之举。臣请陛下答应,待将来事实得以澄清,准许小女与晋王和离归家。”
正笑得高兴的皇帝眼角一抽,心道还真被淑妃说中了,沈家答应齐景轩与沈嫣成亲的前提便是将来能够和离。
他面上笑容淡了几分,清咳一声道:“沈卿,朕知道令爱此次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就这样将她嫁给晋王,你心中定然为她感到委屈。”
“但说起来两个孩子其实都是遭人陷害,真正有错的是那使出此等奸计的歹人。晋王从无针对令爱之意,出事后也一直在想办法弥补。”
“你看……两个孩子如今有共患难之情,晋王对令爱也确有情意,何不就此成全了他们”
换做之前,皇帝是会一口答应下来的,因为他觉得齐景轩说自己对沈嫣有情纯粹是在扯淡,俩人之前都没有来往,又何来情意之说
可他听闻了昨日之事,见齐景轩为维护沈嫣尽心尽力,满大街敲着锣自污名声为沈嫣澄清,对于沈鸣山的生平也信手拈来,这让他不由开始怀疑,齐景轩是不是真的早就看上了沈嫣
不然以他那不爱读书也不在意朝政的性子,怎会知道沈鸣山过往的经历,甚至连他这些年编撰过什么书籍都一清二楚
沈鸣山虽然的确因为这几本书而名声在外,但也只在读书人间传扬,便是官场上也只是去岁岳明府知府落马后,他被皇帝看中调来京城,才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这样一个人,若非刻意打听,齐景轩怎么会了解的这么清楚
可沈鸣山不过一六品侍讲,又才来京城没多久,齐景轩没事打听他做什么
除了对沈小姐有情,为此专程了解过她的家世,皇帝想不出别的可能了。
想到自家儿子提到求娶沈小姐时坚定的神情,以及后来发生的这些事,他便想着不如趁此机会促成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