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王后与秦王 “他觉得秦王应当是不近女……(第2/5页)
嬴政似是而非道,“倒是个孝顺的。”
李斯含笑建议道,“那医神庙很是灵通,列国的民众常年都有来跪拜的,王后身子病弱,不若王上带王后也去瞧一瞧?”
昌平君撇头看他一眼,翘起的眼睛写着一句话:你搞什么?
“长史说的有理,待寡人询问过王后再作打算。”
昌文君表情微微不忿,张嘴,“王上还要——”
昌平君一个肘击过去,抢白道,“王上还是要问一问王后,毕竟王后身子不好。”
疯了啊?什么话你都能秃噜?秦王要问一问王后的意见有什么问题吗?没问题,人家是夫妻,你乱说什么呢。
昌平君都想当庭给弟弟一脚。
而李斯能从秦王这简短的‘倒是个孝顺的’几个字觉察出上位的好奇心,并立即铺下台阶,可供秦王踩踏,他不是个简单的。
说罢闲话,昌平君步入了正题。
“王上,臣听闻长信侯府中动向频频。”
“哦?”
“长信侯家僮数千人,登门求宦为嫪毐舍人也千余人,王上不得不防备啊。”昌平君苦口婆心,“不仅如此,卫尉竭也多次登门,听闻两人私交甚笃,佐弋更是事事听从于他,就连中大夫亦对他多有拜服。”
“相邦的三千门客尚是为了著书,长信侯又是为何呢,他明目张胆的毫不将王上放在眼里。”
昌文君也气愤出声,“还有那内史肆,向来眼高于顶,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不安心为王上办事,跑去与长信侯三天两头厮混在一处,成何体统?”
“他是治理京师的,如何能这般松垮?”可以说他拥有治理都城咸阳的职务,这样的人按理说不应当亲近任何臣子。
昌文君说的这几个,都不是什么高官,职位却很要紧。
例如佐弋掌管监督造弓弩,并输送边防,他主要负责军队的后勤,不可谓不要紧。
而卫尉更是九卿之一,专门负责秦宫的守卫。
昌文君说的脸红脖子粗,恨不得手刃长信侯嫪毐。
“你们意为长信侯结党营私?”秦王轻轻放下奏疏,“那你们便是误会于长信侯了。”
“佐弋竭乃是寡人下令,寡人近日有个新发现,铁经过碳烤炼制,竟能生出比铁更加坚硬的东西,王后为其取名为钢,寡人觉得甚好,让他们二人研究,改良弓弩的弩头。”
“这些日子成绩斐然,你们瞧一瞧吧。”说着,秦王取出新的弩头给他们分辨,“用钢锻长刀想必也很不错。”
原本秦国是没有长刀的,唯有剑,“若能用如此坚固的原料,将秦国所有的武器升级一番,我们的战力亦能拔高一大截。”
昌平君一愣,双手并用接过弩头,三人靠在一起细致的比较。
“一直以来我大秦的武器多用青铜锻造,然而,青铜材质偏软,易卷刃、变形,较脆,倘若不时时打磨保持状态,还会变色。”
嬴政起身绕过案牍带笑解说,“这钢制武器拥有极高的硬度,也更为锋利,韧性极佳,不会卷边亦不易折断,甚至极容易获取原料,锻造成本低廉。”
不光摸了摸看了看,几人出去还一同使用了一番,得出了一个结论,钢制弩头的确更为锋利、更为坚硬。
这下昌平君、昌文君无话可说。
“改良武器这件事寡人便交由昌文君去办,你不放心长信侯,那你去吧,去监督他,也好安一安你的心。”
昌文君愣住,还是昌平君撞了一下他他才反应过来,迅速兴奋的跪下,“臣领命!”
李斯在一旁没吱声,若非他先前看破秦王欲意对付的正是华阳太后党羽、吕不韦党羽与长信侯党羽,真要信了他是真心用长信侯呢。
长信侯得到封国的这些日子,亢奋又积极,为秦王办事的态度堆的格外真切,想必他草根出身,从来也不曾被上位重用,乍然被委以重任,被冲昏了头脑一般,倒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不知是身后有人约束他、警告他,还是他真的只是为了效命于秦王。
若是后者,秦王施计时又为何要捎带上他呢。
昌平君与昌文君领命离去,秦驹踱步进来,“王上,燕太子身旁的伴读来了。”
燕太子有些日子没进宫,这回竟让自己的伴读李歇入宫,足以窥见他对秦王的不满。
“让他进来。”秦王随口而言,旋即冲李斯道,“长史坐,勿要拘礼,秦驹,给长史上些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