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第2/3页)

“今日朝会只有一个议题,讨伐大青逆贼!”

“想必诸爱卿都已知晓十余日前大青逆贼统帅齐玮率领恶鬼军发动突袭击退紫貂军夺取了禹辛辰号矿脉,并将三十六郡之一的贵郡攻下作为大青临时都城,拥立伪王重启大青国号,并遣送来战书,正式与大望宣战!”

“我大望从建国以来便征战南北,将周边众国如数收服,自然不惧应战,但大望十八支奇人军各有要务,抽调任何一支都会导致局部区域战力缺失,故我等商议临时建立一支伐逆军,全力讨伐大清逆贼,将其统帅齐玮及伪王铲除,以还大望朗朗乾坤!”

至此众臣齐赞:“三公威武英明!国之大幸!”

宋良宵嘴里慢半拍跟着念道,脑子想的却是别的,这就威武英明了怎么感觉和传销大会喊口号一样。

接着声音又道:“经与太师,太保商议,伐逆军将吸纳紫貂军余部为主力军,余下空缺则从其余十七支奇人军及皇城军抽调填补。至于伐逆军统帅则由新晋国之良才宋良宵担当,另设总监军一职,由兵部大司马封习担当,统帅与监军平权,相互辅佐共同率领伐逆大军南下讨伐大青逆贼!”

“宋良宵,封习,出列!”

终于来了,宋良宵精神高度集中迈出一步站到了前方,与此同时还有一位清俊瘦弱的年轻官员亦从侧后方出列,上前站到了她身边。

待他们站定,两名内侍各拖一托盘走了下来,立在二人身前。

宋良宵用余光看了眼自己面前的托盘,发现里边放的是巴掌大小的半个印章,想来印章的另一边应该是在旁边的托盘里。

看来朝堂并没有真糊涂到直接将整支大军的大权全都交到自己手上,压在心头的大石瞬间减轻了不少。

“赐伐逆军帅印!”

宋良宵与封习同时接过托盘道:“臣领命!谢主隆恩!”

等他们都退回众臣之中。

上方声音重新响起道:“介于伐逆军乃是新建,除兵源外军费及情报亦不足以自己,故在讨伐大青逆贼期间伐逆军一切军费皆由户部调拨支出,情报部分则由刑部配合提供。”

早就已经知晓的封呈从容不迫第一个站出来道:“臣领命。”

倒是萧琏面上出现了一瞬的错愕,上边可真是一点风声都未走漏啊,他还以为今次刑部只是看客,谁想竟也有一份。

皇命难违,拒无可拒,只能接受,虽慢半拍,他同样站出道:“臣亦领命。”

一系列旨意颁布下来后,三公像是才想起众臣般道:

“关于此次讨伐大青逆贼一事,诸爱卿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

这还是第一次将所有旨意颁布后,三公才询问众卿意见。

一时,大殿内弥漫着一种脱裤子放屁的微妙感。

随之细微交谈声四起,很快便有官员上前道:“臣游牧之有话要说。”

开口的是兵部一位老将,年近五百载,实打实的一位老臣。

他出列后先是冷眉瞥了宋良宵一眼,方才道:“封习大人任总监军,老臣无异议,毕竟封大人的功绩条条在册无可挑剔,但这位宋统领,老臣几乎从未听过,对其治军才能十分存疑,连老臣都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那些驻守在血矿脉的诸将军战士,统帅若不能服众,那么此仗就算打了亦必败!”

用到必败一词,措辞已是十分不客气,众臣瞬间闻到了一股火药味,纷纷都安静了下来,屏息而待。

除了宋良宵本人,她被冒犯羞辱的感觉都没有,这位老将说的是大实话,她没带兵打过仗更不具备这方面才能,这一次完全是被赶鸭子上架,顶在杠头上。

若对方真能说服三公把自己撤下来,回去她立马给这位游大人烧高香,保佑他身体健康至少再活一千年!

只是三公决定好之事哪有那么容易更改。

上方严太傅开口道:“游爱卿说的这些问题我等亦仔细讨论过,宋爱卿虽然没有治军经验,但胜在实力卓绝,加之大龙与史地利国皆等着大望内乱而蠢蠢欲动,望京城内还需三公需坐镇,思来想去亦只有宋统帅适合,再说不是还有封爱卿在吗,相信在决策方面封爱卿会替宋爱卿参谋,做出最佳决定。又或者游老将军能给出除三公及宋爱卿之外对付齐玮的其它人选?”

这位游老将军神情一滞,开玩笑呢,那齐玮如今可是九阶,满朝武奇人除了三公就没人满足这个条件,谁敢说应付得来?

“……那也不必让宋良才直接作为统帅,完全可以另外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为统帅,宋良才为副将,臣以为如此一来才更稳妥。”

严太傅闻言扬起一个淡淡的笑容道:“如此一来,若是除掉了齐玮,功劳算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