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第2/3页)
宋良宵已经习惯了那个温柔又贴心的封屿,每每与自己在一起时他都是温和善解人意的模样,以至于让她忘记初见时那个淡漠的霁月公子到底有多冷情,难以让人接近。
眼下的封屿比之那时更添了一份上位者居高临下的气势,让人看着十分的陌生。
此刻他坐在高位上,下方则跪着一名穿着官服的官员,只看背影便能感受到对方的胆颤与恐惧。
直到封屿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话,对方更是不停磕头像是在求饶。
当封屿轻轻拨弄着手旁边的茶碗盖后,那名官员直接被从旁出现的两名侍卫给直接拉了下去,接下来又带了一名官员上了。
如此一连审了三人后,封屿方才起身进入隔壁一间门窗都紧闭的屋子之中。
被阻隔视线的宋良宵并未因此就离去又或下去寻他,依旧静默的看着那紧闭的门扉,一直到夜色降临,衙府内灯火通明。
他方才和一位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一同走出来,此时衙府大门前已有一辆华丽的兽撵在等着他们。
待他们坐上兽撵后,宋良宵尾随他们一同来到一座颇为贵气华丽的酒楼前,看着他们进入一间雅间,雅间内已经坐着好几位男子还有数名穿着清凉花容月貌的陪酒歌女支。
封屿虽然拒绝了歌女支的做陪,但这些女子依旧会在替他斟酒时有意无意的用手臂或是凶部撩拨。
哪怕他有意避让亦不是每一次都能够避让开,眼看着酒席上觥筹交错氛围渐佳,封屿自始至终都带着不是礼貌的浅笑,但宋良宵还是能从他双眼之中看出他的疲惫与冷漠。
当月上枝头酒宴终于结束,酒楼前目送那些喝得醉醺醺的男子离去后,封屿再度回到了衙府。
屋门虽然紧闭着,印在花窗上的却是灯火通明。
过了许久,天快要亮时,封屿终于从屋内出来,接着他招来一名官员吩咐了几句后,直接登上自己停在兽厩的兽撵,片刻也不耽搁驶离醴泉镇朝着望京方向一骑绝尘。
宋良宵在醴泉镇最高的楼宇顶上看了许久,直到看不见那辆兽撵后她蹲了下来环抱住自己再次呜咽着落下泪来。
她在想封屿会不知晓封府的压抑与窒息吗?他大概亦是知晓的,只是他没有其他的选择,因为那就是他的家,养育培育他的地方,从一出身便被打上不可磨灭不掉的士族烙印。
宋良宵完全可以预想到若是自己嫁入封家后将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一种便是如同那位杭夫人一般完全困于后宅每日主持中馈,处理后宅那一大堆破事,维系士族圈内各种人际关系,从此困于那四四方方的院落之中,另一种便是如同封屿一般置身于朝堂之中捆绑在封氏这条大船之上跟随着这条大船沉沉浮浮,轮入权势斗争的漩涡之中。
这两种生活无论是哪一种都能让如今的宋良宵变得面目全非,也会让她迄今为止所吃的苦所坚持的信念变成可悲的笑话。
到那时候封屿还会再喜欢这样的她吗?
一个完完全全妥协并泯然于这世间的宋良宵,一个被世俗与命运击败妥协的可悲女人还会过得幸福吗?
良久,宋良宵蓦然抬起头,狠狠的擦干了眼泪,她站起身来遥望望京,身后骨翅再次张开冲上云霄。
有些话是该开诚布公的与封屿谈谈了!
望京,封府。
经过半日的调查,封廉已经完全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封云那几个孩子在从府内私塾上完课回来便也到宴席去凑惹恼,随后他们在花园里玩耍时正好碰到了严家那位十二小姐,在听到对方说今日特意招待的姑娘正好是他们未来的三嫂嫂,并且他们这位三嫂嫂乃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武奇人堪比三公,封云这个素来崇拜封翎的小屁孩终是按捺不住想要见见这位新嫂嫂了,随后十二小姐又有意无意的说起她们二嫂嫂当初与魅影过招时的情景,几个孩子这才想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来试探宋良宵。
严蕊听自家夫君说完此事,是皱眉道:“当初这位十二小姐因被三弟拒婚便跳湖时妾身便觉得这位十二小姐不是个省油的灯,谁想事到如今了,她居然还不死心!而且用心还如此险恶,幸好当初三弟不曾答应娶她,否则日后进了封府少不得要将封府闹个鸡犬不宁。”
封廉沉着脸道:“此事我已上报给了父亲,父亲会亲自向严大人那边施压,后续无需我等去操心,关键是这位宋姑娘,其至今仍未归家不知所踪,从她冲入云霄消失那一刻起整个望京包括守城的皇城军无一人知晓其去向。”
说到这封廉颇为无奈苦笑道:“她果真有肆意任性的资本。”
严蕊亦跟着沉默了起来,家中二弟妹亦是一位高阶武奇人,但也做不到来无影去无踪,只要封家想随时都能调动暗卫追踪到其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