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2/3页)
返途中就连侍女丫鬟也都在与他行礼过后,悄悄看着其背影脸微微红。
待重新来到花厅,听着里边谈笑风声,周勤推开大门高声笑道:“诸位,在讨论什么有意思之事,我隔着老远就已听到你们的谈笑声……”
饕餮军营。
饕餮军统帅从三厢瑰沙之中一共掏出了二百三十六块纯血矿,和今次贪狼军丢失的那批血矿数量完全一致!
他看着摆放整齐的血矿结晶,心中大石终于放下,只要血矿一块不少,朝堂虽然亦会震怒,但不至于引起大片腥风血雨,已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这批血矿既已找回,只要证明他们饕餮军并未参与其中,那他们也算是立了大功。
随后,他又看向宋良宵几人道:“几位,血矿被劫乃是重案,只能委屈几位跟着我一同回望京,向朝堂汇报作证。”
见饕餮军统帅对他们的态度还算有礼,宋良宵三人总算是松了口气,说明对方并未将他们当犯人来看。
不过对方对他们的监护却是十分严格,不但出动一支近百人的骑兵精锐,更是由统帅亲自带队护送他们及二百三十六块血矿还有二十具尸首进京。
回望京途中,饕餮军统帅至始至终和他们三人坐在一个车厢中,无论做什么都会有至少六名士兵陪同。
骑兵们日夜兼程赶路,途中只做短暂休整,五日后大队人马终于抵达望京。
此时,血矿丢失之事已是传便了整个大望,震惊朝野!
要知道自从大望朝地位稳固进入繁盛期后已经有近百年未曾发生过如此恶劣的劫矿事件!
劫矿者简直就是在挑战朝堂的底线!
于是朝堂议会后决定指派刑部尚书为主审,会同大理寺、督察院共同查办!
就在宋良宵他们进京前一刻,望京白马山官邸内,刑部尚书萧义,大理寺少卿卢定奇以及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曹广连齐聚一堂。
其中刑部尚书萧义坐在主位之上,其身长七尺左右,细眉细眼,白面长须,颇具威仪之相。
他朝着坐在其左下方浓眉大眼,脸型方正的卢定奇以及右下方面如冠玉,头戴羽冠的曹广连道:“这几日刑部四处奔波查找物征寻找证人,昨日已将所有收集到的证言都汇编入卷宗,送至二位案前,不知二位翻阅过后可有什么头绪?”
曹广连先开口道:“下官观卷宗上记载,事发不过短短数日与此案相关联的人证几乎全部都已被灭口,只有鹿泰坊奇人事务所管事伍三才外逃不知所踪。与此同时此案也没找到任何物证,可以说人证物证全无。只有五日前从饕餮军处得到一些零散消息劫矿之人都戴着恶鬼面具,猜测可能是前朝余孽恶鬼军所为。但下官并不觉得前朝余孽有那么大的本事能渗透入朝堂方方面面。”
紧接着卢定奇补充道:“下官亦赞成曹右副都御史所言,要知道血矿运输一直都是由各奇人军亲自负责押运,今次押运的指挥官是贪狼军一名老守备,在贪狼军中已经服役百余年,一直都呆在军营之中基本没有与前朝余孽频繁联系的可能;另外还有那鹿泰坊奇人事务所,若无当朝权贵士族背景基本不可能开设,开设前都必须要经过严格审核,这些都是前朝余孽很难能做到的。”
萧义听完是道:“所以二位都主张此事乃是其他人嫁祸于前朝余孽恶鬼军?那有没有朝堂之人勾结前朝余孽的可能性?”
曹广连道:“谈不上主张,只是猜测与推断,这次劫矿设局周密,涉及颇广,若真是有人与前朝余孽勾结,大望朝堂内部恐怕已经出现不小问题。如今最重要的物证与人证还在途中,一切只有等问完这些人证以及收集完所有物证,方才可下定论。”
卢定奇亦点头:“下官附议,在人证抵达之前,我们不妨先将此次劫矿大案发生经过再复盘一次,找出其中缺失关键点罗列出来,亦方便之后审问人证。”
曹广连的想法与之不谋而合道:“可。”
于是二人你一言我一句开始在现有情况下还原此次劫矿大案事发整个过程。
“十一月十六日,血矿物资车由贪狼军守备罗长根负责押送前往望京,在抵达醴泉镇前队伍一切都正常,走的路线亦和以往一样并未有改换。直到二十五日抵达醴泉镇后,次日清晨罗长根与当夜值守的六名士兵同时失踪查无音讯,其余士兵察觉异常后立即检查货车,发现血矿不翼而飞便立即传讯望京,此为案件第一阶段。”
“该阶段关键点有二,一血矿是何时何地被窃走;二罗长根又是用何种方式将血矿转移。”
“押送队伍路线正常,这支队伍除醴泉镇外还曾途经两处驿站,一处是三里驿站,一处是平马驿站,其余时间都是在野外扎营。若在荒郊野岭转移血矿很容易会被队伍中其他士兵所察觉,所以在驿站进行转移会更稳妥。有士兵表明在三里驿站当晚守夜的正是罗长根本人及一同失踪的六名士兵。根据事后调查发现疑似接应的可疑车队亦是在十九日抵达三里驿站,关键点一二算是初步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