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页)

老张头更是跟着大笑硬凑上道:“哈哈哈,那是,咱们三缺一不可!”

这开年第一单就是个大单,宋良宵已是很满足。

过两日便带上两套换洗衣衫跟着牛大龙老张头一同到秀郡陪押镖去。

而就在他们离开的第二日,四大帮派的地盘之争亦拉开了序幕,导火索是两名不同帮派帮众因争夺一名女支女大打出手,随着大家不断摇人,最后变成了四个帮派之间的大混战。

听说楼都砸坏了两栋,司元毅大半夜被衙役从被子里叫起来,连忙赶到现场去□□场面,四大帮派势力范围重新开始洗牌。

当然这一切都与宋良宵无关,等她回到望京时,四大帮派的冲突已是平息,帮派地盘也已重新划分完毕,其中万福会、书茶阁得益最大,金乾帮则赔了两条街进去,连续一年多动荡不太平的天孤城区南街区终于再次恢复稳定与平和。

就这样,日子在平凡琐碎之中慢慢流逝。

眨眼,冬雪消融,望京迎来了春风拂面的三月。

这日,宋良宵忙活到戌时,已赶不及回牛家吃饭,正想着要不在巷口馄饨摊吃碗馄饨时,她一眼就瞥见了前方不远处巷道内红灯笼高挂的篱园记。

随着走近巷道,青哥儿的六弦琴音混合着客人们的谈笑声传入宋良宵耳中,伴随着三月的徐徐微风,让她升起了进去喝一杯的念头。

就像在家乡时一样,偶尔夜晚加班结束,坐进一家安静的慢吧里喝喝饮料听听音乐,安抚一下白日积累下来的困倦与疲惫,放松放松心情。

篱园记开张已有月余,因为是家带有篱国特色的酒肆,平素店里的客人并不算多,大部分都是外乡人,其中以篱国人居多。

大望对于其他国家一直都保持着开放原则,所以居住有不少往来贸易的外来商贩又或者讨生活的异乡客,他们同样是组成这个繁华国都的一部分,所以在望京像篱园记这样的异域风情小店有不少。

宋良宵刚找了处安静角落坐下,掌柜巴旦便亲自过来朝她招呼道:“宋奇人,又见面了,您这是一个人过来?”

宋良宵含笑道:“巴旦掌柜好,我正好干完活路过,看到你们篱园记已经开张了,便想着进来坐坐,顺便听青哥儿弹曲。”

巴旦大笑道:“哈哈哈,好,我替青哥儿多谢宋奇人捧场,那您慢慢听,我让人给您上吃食与酒水。”

巴旦离开去忙后,便有一名穿着异域服饰的年轻小二过来替宋良宵报菜名及酒水。

宋良宵随意点了两个菜外加一壶应季的桃汁一共花了一枚半银株。

说实话价格挺贵,有些肉疼。

不过将其当成是酒吧这样的存在,这个价格也就没有那么难接受了,这里的饭食定价很高,若只点酒水和小食,偶尔晚上来这里小坐一会应该还是不错的。

而且篱园记里的小二也与一般食舍酒肆不太一样,清一色都是容貌俊朗穿着异域服饰的篱国年轻男子。

当然里边最引人瞩目的还当属中庭正在弹奏六弦琴的那位青哥儿。

一曲终了,二楼处突然传来了如同黄莺出谷的娇笑声,一个娇滴滴的女音赞道:“青哥儿弹得可真好,赏!”

话音方落,便见青哥儿起身抱着琴朝着二楼方向屈膝行礼,随后巴旦笑眯眯的领着青哥儿上了二楼。

来天孤城区一年多了,宋良宵还是第一次在食舍酒肆里碰到有女客,免不得生出了几分好奇,也不知是城区里哪位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

在望京官宦权贵世家的夫人小姐们的娱乐活动不是参加各种后宅里举办各种宴席游园,就是外出踏青游湖,或者到戏园去看戏听曲,鲜少看到有来逛酒肆的。

但听老张头说过在中上城区里女支院和赌坊也是会接待女客,亦有全都是男性的小倌馆,这些在下城区里都是极少见到的。

所以单看篱园记中的布置以及店里这些容貌俊朗的小二,加上芝兰玉树般的青哥儿,会吸引来女客,倒也不算意外。

毕竟越是生活富足之人,就越会追求各种精神上的娱乐消遣,这也是戏园,教坊,女支院,赌坊生意为何那么好的原因,都说酒足饭饱思银谷欠,这点男女均适用。

一刻钟后,青哥儿再次从二楼下来,回到中庭重新开始拨动琴弦。

吉他纯厚细腻多变的音色带给了宋良宵熟悉又怀念的听觉享受,甚至时不时还会跟着旋律轻声哼起。

动人的声乐让她几乎忘记了时间,直到二楼处再次传来动静,她看着店里的时晷才惊觉已经很晚,自己也该回家了。

伴随着一阵香风拂过,裙纱摇曳,从二楼楼梯走下一行四名女子。

为首那人衣裙华丽头戴维帽让人看不清其面容,但从身形判断应该是位正值妙龄的婀娜女子;而其身后紧跟着的还有两名穿着相同样式颜色却不同衣裙容貌昳丽神色略显倨傲的少女,看着像是大户人家的女侍;剩下最后一名女子则穿着青蓝色劲装,头发高高梳起成马尾状,腰间别着一把佩剑,五官精致,目光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