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苏钊玥结合现有情报分析道:“这处地宫从外边看为四方形,我们是从西侧门进入,这西侧门的位置几乎偏至西南底角,而演武场长宽都有百丈,也就是说我们进入暗道后尽量在往前不超过三十丈,往上不超过八十丈范围内搜寻最佳,大家记住这个范围。然后我们兵分三路,一队在此留守,另外两队则分别一路朝上,一路朝前去找,若找到后返回此地在墙上用地上石子做个标记,以通知后来人,而去找寻营地的两队一定要记得标记每一处岔路,每隔一刻钟派一名脚程快的队员返回此地查看是否有队员留下的标记。”
说完行动计划后,她又将十五人分为三队,第一队三人留守此处地室,两队寻营小队各六人,三支分队至少都有一名六阶,这样若是途中碰到红队亦能减少全军覆没的可能性。
最后分配下来苏钊玥与杜稼玉及一名三阶队员留守地室,然后秦柯、陶羡带一队朝上去找,宋良宵、蒋婕则带领另一队朝前。
暗道内果然岔路极多,他们边走边做记号,有时候碰到两三个岔口,还需要先让人往前去探,剩余人员留守,边探边判断出范围内通路后,大家方才继续前行。
好在此地路况虽然复杂,却也不是什么奇门八卦阵法,他们运气不算差,差不多两刻钟后,宋良宵这边是无惊无险的找到了己方营地。
接下来差不多又过了一刻钟,所有队员都安然无恙进入到了己方营地。
苏钊玥一进营地便迅速开始打量起四周。
这里说是营地其实也只不过就是处稍微大一些亮堂一些的地室而已,地室内没有任何装饰,十分简陋,只在中央处设有座一丈长宽的石台,石台正中央则是根丈余高竹筒粗细的石柱,石柱顶端插着一金属杆身蓝底伏虎旗帜,旗杆顶端呈尖刀状,那只伏虎则与大家手背上的伏虎印戳如出一辙。
还好,不是最坏的局面。
在苏钊玥心中最坏局面不是找不到营地,而是找到的乃是对方的营地,那样局势就会变得更复杂,变数亦极大,好在书院并未在找营地这一项上给大家额外再增加难度。
这时她尚还不知,找营地难度虽然不大,但营地位置却非常微妙。
只有在外边观景台上的看客们才能够从高处俯瞰看清楚:红蓝两队的营地之间只隔了一堵高墙!从两个营地辐射出来的暗道蜿蜒曲折,每一条通路最终都会交集到一处巨大的地室内,只要前往对方的营地,就势必会通过这处地室,而地室内不但布满了各式各样的陷阱,还有一片不知深浅的水域……
却说苏钊玥将己方营地仔细看过一圈后,最后是来到旗台上,直接挑起将旗帜拿下。
以前她爹曾带她进过军营,曾偷偷摸过营地军旗,上手摸了摸这面旗帜后她立即发现旗帜材质与寻常军用旗帜似乎有些不太一样,这面旗帜的料子非常凉滑,再联想到规则第三条,她眉心微拧与旁边一名队员道:“去上边油灯处借个火。”
等拿到油灯,苏钊玥直接将油灯丢到旗帜上。
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周围其他人都吓了一跳,还以为她想要亲手结束这场团战。
好在旗帜最后并未被点燃,甚至还差点熄灭灭油灯火焰。
苏钊玥方才开口道:“特殊料子,一般明火点不燃,想要点燃恐怕还需要点助力。”
大家听着心里均是一凉,难怪规则中强调只有焚烧掉旗帜才算有效摧毁。
蒋婕尤其愤怒道:“书院要不要挖那么多坑啊,又是暗道迷阵又是点不然的军旗,直接打多好呀,万一咱们队伍里没人识破,那岂不是最后就算摸到对方营地了也毫无办法?”
不过亦有队员持不同想法:“换而言之,红队那边是不是也一样,万一他们不曾察觉到旗帜有异,局势岂不是变得对我们更有益。”
“这种想法不可取。”苏钊月摇了摇头道:“规则提示那么明显,对方的指挥只要不傻肯定会查看旗帜,论识别布料绸缎,那边的理论知识只会比我们更丰富。指望对方犯错,和躺平祈求神明护佑无任何区别。”
大部分队员对此都表示认同,陶羡更是支持道:“今次团战你是总指挥,接下来怎么攻怎么守,我们听你调遣。”
西院虽说实力不如东院,但有一点却是比东院强,那便是经过傅成山一个月的整合,西院的团队性更好,只要定好方案,无论等阶高低都会认真贯彻执行指挥命令,更像是一支团队。
此时苏钊月身上压力颇大,亦很郑重,她冥思苦想了一会后,方才将自己的猜测及计划细拆说给众人听。
“一般助燃物多为油脂类,肯定就藏在这地宫某处地室内,想要赢就必须去派人前去寻找。在分配队伍前,先说说红队,傅院教虽然有给过我们关于红队战力的一些信息,但我觉得参考意义并不大,因为其中关键信息我们并没有得到多少,比如他们队伍中临时替换上的那名魂奇人队员的能力我们就并不知晓,加上今次红队有两名神庙的学生加入,整体实力是提高了一大截,所以大家无论是个人或者小分队对战红队时候都务必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