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3页)

不止蒋婕,就连苏钊玥、秦柯也都能从他们眼中看到激动与崇拜,只不过他们比较克制不似蒋婕那般外露。

只有宋良宵不太一样,她同样也受现场氛围鼓动情绪有所波动,但在看清对方样貌后,那种不真实且非常有距离的感观让她兴致瞬间便淡去。接下来就如同一个游离的旁观者,看着大家热烈谈论,理解却无法共鸣。

甚至她还生出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落寞感。

院庆第一日一般先是祭祀,然后会有教坊上台献艺,从第二日开始才会进行演武,先是演武团战,后三日则是个人战,第六日则为优胜者举显,最后一日便是书院的传统闭幕仪式:花车巡游。

祭祀,学生们同样也要参与,所以观赏高台同样也有他们一席位置。

只不过他们的位置与封太保等宾客所在的观赏台相隔了大半个演武场,正好是圆环的两对面,位势也比宾客们的高台略低,正好与黑色封闭高墙顶部持平。

他们从圆环廊另一处楼梯登上了观景台,观景台上摆放了不少案几与长凳,与宾客们遥遥相队。

封太保坐在圆环正中央的主位之上,主位四周都有珠帘遮挡,纵使奇人学生们目力足够好,在有遮挡的情况下也难以窥见对方的神颜。

蒋婕非常遗憾的砸吧着嘴:“啧啧,真可惜,居然一点都看不到。”

苏钊玥的注意力则放在眼前黑色高墙围成的“四方盒子”上,正如之前猜测一样,从观景台处看去确实能够看到“四方盒子”的内部,但此刻在这个“四方盒子”最上边铺了一块非常巨大的花色幕布,遮挡住了内部的构造。

她不由猜想这“盒子”内的战场会是何模样,山林?沙地?又或者石林水路?

午时,神官登上“四方盒子”最顶端,开始进行祭祀。

先是冗长繁复的祭文及祭舞,最后则是跪拜天地,等祭祀结束后,直学们登上观景台陆续送上热乎乎的点心与膳食,紧接着教坊的伶人登场,同样以“四方盒子”顶部作为舞台,载歌载舞。

如此吃吃喝喝,欣赏节目,一直到用过晚膳,戌时放完庆典烟火,第一日的大庆方才算结束,学生们也陆陆续续返回斋舍。

院庆期间,书院里所有人都很忙碌,冯值守也功夫教宋良宵认字,宋良宵回到斋舍便早早上床休息,养足精神为明日的团战做准备。

同样,院庆七日期间,被邀请来的宾客亦都是住在盛京院准备的客苑之中。

其中封翎暂居之地乃是一座独立小苑:曲水苑。

苑内山水景俱全,飞阁流丹,只有一幢供人居住的小楼,可以说闲适幽静,私密性极佳,非常宜居。

早在申时,封翎便已经先行离开演武场,回到苑内。

奈何他身居高位,就算回到小苑也还是有人陆续拜帖上门,直到亥时方才得闲。

正准备休息时,外边随行礼官再次来报道:

“太保大人,樊太公在外请见。”

封翎揉了揉了眉心后,出声道:“请樊太公进来,另备茶水。”

礼官领命迅速退下,另备茶水这便表示大人与樊太公可能要进行长谈。

随着樊太公进屋,婢女们亦将茶水端上,离去后并轻轻带上房门。

樊太公这才朝着封翎行礼道:“樊信见过封太保。”

封翎点点头虚扶了一把:“老师无需多礼,此处只有你我二人,老师唤我封翎便可。”

樊太公这才起身面露微笑道:“难为太保还记得我这糟老头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太保变化太大,老师都有些不敢相认了。”

封翎唇角微微扬起一个弧度,明明是浅笑,看着却不知为何更显清冷。

“老师,请坐,咱们慢慢聊。”

樊太公今年已有三百多岁近四百岁月,他又是封翎的老师,说话便也没有那么多客套,而是直接开门见山道:“今次太保怎么突然想起要回书院看看?太保这一动,朝堂、书院可都成了一锅粥,乱得不行,各种传言满天飞舞,甚至不少人都求到我这里来了,让帮忙举荐。”

“举荐什么?”

封翎有些漫不经心的问,樊太公捋了捋胡须无奈笑道:“自然是想让太保帮忙举荐三公的人选。”

“呵,这些人还真是不信任朝堂啊。”封翎眼里闪过一抹嘲讽,“且不说萧太师如今还活得好好的,就说三公人选本就是靠神谕,何来举荐一说。老师不会也相信外边那些流言蜚语,认为三公人选是三大氏族内部操控吧?”

樊太公大笑道:“我樊信这一生忠于朝堂,从朝堂隐退之后,更是恪守职责只为育人,若不信任朝堂,又怎么会在此与太保说起这事。”

封翎点头道:“老师尽忠职守,朝堂自然也全都看在眼里,那些愚昧无知者大可不必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