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6页)

沈元聿既然没有说他送的人是谁,青令也便没有再问,对方却有些反常地主动提起:“青令,你知道我皇兄他其实也很不容易,十五年前,父皇因为遇刺,猜忌皇兄何造反,不肯让他接手平北军,为此皇兄他只能自己去西疆训兵,为了能带回神策营,他亲上战场冲锋,数次性命之忧,其中有一次甚至心口被刺中,所有人都以为皇兄他会死,但最后他昏迷好几天,硬是挺了过来,可后面回来,他却连我与母后都记不得了。”

他看向中庸,忍不住说:“你别我多嘴,其实你和皇兄其实可以不用这样的,你不知道,皇兄他有多爱你,你假死离开后,皇兄他给你报仇,登基后还曾经打算……”

“如果你接下来是打算给他说情,那我们便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必要。”

中庸却罕见地打断,决绝果然的态度让沈元聿一下子愣在原地。

而就在青令起身离开时,他身后却传来沈元聿的大喊:“青令,你去慈济院一趟吧,在那里,你会明白一切!”

青令登上马车的脚步一顿,可旋即,他便头也不回地弯下腰,走入车厢。

看着马车驶入城内,沈元聿胸口起伏渐渐平复,身后走来一人,道:“殿下,您为何只为陛下说话,九殿下甚至不知道您的腿也是为了他才……”

沈元聿摇摇头,苦笑道:“我做的事情,尚且不能弥补我曾经犯下的错,更比不上我皇兄为他做的千分之一,更何况,能看着喜欢的人幸福,于自己而言,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他看向身边的太监,“你说对吗,小成子?”

太监似乎也想到了什么,旋即低下头,“殿下,我……”

沈元聿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以后我不会再回到这里,你也随我一起南下吧。”

马车骨碌碌响着,先前感觉疲惫的青令此刻却如何也睡不着。

脑子里一直回响沈元聿的话,他咬住嘴唇。

他怎么会不知沈长冀有多爱自己,可他不能允许自己接受这份爱意。

他若接受,他如何对得起已故的冼君同。

所以他当做看不见沈长冀眼中深情,当做看不到沈长冀为了不影响他出宫去慈济院,而在糖糖生病时,孤身照顾她的辛劳,甚至不愿意听到那些沈长冀为自己做过的的事情,就怕自己会心软。

即便他已经从其他人口中的只言片语推断出,登基为帝是沈长冀曾立念青为太子,并且选中冼君同为托孤之臣,是为了在一切处理好后,殉情于自己。

他不能心软,绝对不能心软,更不能按照沈元聿的话去……

“吁——”

换上车辇后才走了没多久,忽然停下,青令还诧异这次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掀开帘子,却看到车辇前一个年老的太监被颤颤巍巍驱赶着。

小齐子刚想把人赶走:“快走,快走,挡住娘娘的车辇,你十个脑袋也不够……”

“等下。”

身后忽然出声叫停,小齐子转头一看,中庸走下马车,来到老太监面前,问:“王师傅你还记得我吗?”

“是皇后娘娘……”老太监不敢抬头。

青令:“你抬头看我一眼。”

老太监闻声瑟瑟发抖抬头,映出中庸面容的瞳孔缩了一下,“南夫人……”可马上,他便又迟疑道:“不,你是……”

青令把人扶起,“那些年,感谢王师傅曾经愿意帮助我,否则我说不定早就饿死,也便活不到今日。”

王师傅听到这段话,登时老泪纵横:“九殿下,您原来还活着……”

多年前,中庸曾与梅嬷嬷躲在冷宫中时,实在活不下去时,会去乞求他母亲曾经施与过恩惠的宫中故人帮忙,眼前人便是其中之一,对方曾在厨房帮忙,所以中庸曾经向对方讨取过厨房不要的猪下水。

青令当年因沈元聿而坠入湖中,便是因为从眼前人手中讨得的猪下水掉在了冰面上。

这么多年过去,青令没想到自己还会遇见对方。

为了缓解气氛,中庸主动说起:“说来好笑,我前些时候时不时做过一个梦,梦里你和其他人很多我母亲的故人在我小时候经常来照顾我和嬷嬷,梦里你甚至还给我带过宫外的冰糖葫芦,可实际上,我以前在宫中,其实根本没有人喜欢,更别说……”

王师傅却迟疑:“九殿下,那不是梦……”

青令一呆,“不是梦,那为什么你们之后却……”

王师傅沉默了一会儿,道:“九殿下,其实当年我们会来照顾你和梅嬷嬷,并非我们自发之举,而是收到了一个人的命令,之后我们…也是因为那人忽然去世的缘故。”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青令的意料,以至于他几乎不敢相信,“…你们收到的是谁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