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3/4页)

女眷们求神拜佛的消息也传到营所处,转眼已进九月,原本为皇室的至高赏格激励的禁卫军在连番寻找穆元帝未果的情形下,也有些灰心了。

太子与大皇子都坚守营所,且不论各人私心,只一样,一国之君,生死都要寻回下落才是!

大皇子没忍住,跑回去又问了两回紫姑,想着老二请的和尚是不是不准啥的。

三皇子身子养得稍好一些,与三皇子妃道,“六弟七弟还小,四弟伤了骨头动弹不得,我这也好了,禀过皇祖母就去营所看看。”

三皇子妃知道拦不得,叹口气,道,“按理文休法师的卦是最准的,上次使团归期的事儿,连日子都不错一点儿的。”

三皇子道,“只管放心,父皇福泽深厚,五弟也不是个没福的。你在宫里多开解皇祖母,也顾看谢表妹一些。”

三皇子辞了胡太后就去了营所,胡太后与文康长公主道,“昨天哀家做了个梦,梦到你皇兄在林子里,周边一圈的妖怪,不让你皇兄回来。”

文康长公主想了想,道,“这是说皇兄在危境中呢。”

胡太后笃信佛事,又十分信服文休法师的卜词,自言自语道,“也不知皇帝什么时候回来。”

穆元帝还没回来,帝都八百加急送来奏章,震后生出疫病,内阁要将所有疫病之人隔离,这不是小事,故此送来加急奏章,请太子做主。

太子觉着头发都要愁白了,大皇子道,“帝都没个主心骨不成,太子还是先回帝都吧。”

谢尚书立刻道,“不妥,请太子谕,命宫中小皇子小公主即刻出城回避。”

大皇子道,“皇室离开帝都城,易引得民心不安,怕接下来就是官宦富户接连出城了!如此,帝都震荡,怕会出现百姓逃亡。倘是有些疫病之人逃到他处,一传十,十传百,介时就是大灾大难!”

谢尚书道,“臣愿意回返帝都!”

大皇子并不是初次当差的毛头小子,他是兄弟中最早入朝当差的,对政事有深有了解,他道,“谢大人忠心,太子自然明白。但谢大人只是一人,您哪怕大车小辆浩浩荡荡的回城,仍不能与皇帝离开帝都的影响相比。”话到此时,大皇子也不是单纯的要驳斥谢尚书,他是真心觉着,事儿大了!帝都城只有八皇子九皇子两个小皇子在,只靠些内阁臣子,怕是稳不住帝都局势了!

赵国公跟着帮腔外孙大皇子道,“皇子公主避出来,皇孙、皇孙女要不要避出来?皇外孙,皇外孙女呢?”

赵霖道,“太子身份贵重,而且,陛下尚无消息,太子断不能涉险。臣请大殿下立刻折返帝都,将皇子、皇女、皇孙们都送出来,恕臣直言,摒弃排场,轻车俭从。请太子授大殿下暂时执掌帝都之权,皇子皇女们一出城,立刻下令封锁九门,全城戒严,以防疫病!”

赵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六品翰林侍读,皆因穆元帝喜他一笔飞白,且他状元出身,文采斐然,穆元帝时常命他随驾。但论官职,在诸多大佬面前,实在太过低微,赵国公见赵霖竟要大皇子回城,登时大怒,“此是何地,太子面前,焉有你小小侍读说话之地!”

苏相慢吞吞道,“老臣以为,赵侍读此话有理。”此时定要有成年皇子回帝都城稳定局势的,太子的身份不可轻动,大皇子为诸皇子这首,自然是大皇子最为合适。

太子反应极快,数滴热泪滚下,握着大皇子的手道,“大哥高义,弟弟敬佩。”

大皇子心下惨叫,赵时雨真真坑死我也!

赵霖沉声道,“请太子允准,小臣愿相随大殿下,一道回返帝都!”

太子十分痛快,道,“准了。”

赵贵妃听闻此事,嘤咛一声就昏了过去。

胡太后尽管偏心太子,大皇子一样是她亲孙子,她倒是没昏,只是眼泪也下来了,抹着眼泪对大皇子道,“你可千万小心哪。带上你弟弟妹妹儿子闺女侄儿侄女们的,就一道回来吧,帝都不是有臣子么。”

大皇子此时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主要是赵霖已私下同他解释了,“富贵险中求,此等良机,臣不忍殿下错过,方贸然出言为殿下争取。殿下若不信小臣忠心,小臣无话可说。”大皇子当然信,赵霖也是要同他一道回帝都的。只是,哎……

事已至此,大皇子虽恼怒赵霖拖他入险境,但这会儿就是一捶子敲死赵霖也无济于是,倒不若拖了这小子回帝都去防瘟防疫。此事若能办好,自然是大功一件的。

大皇子定一定心神,温声安慰太后道,“皇祖母只管放心,孙儿的体格,皇祖母最是知道的。臣子虽然忠心,可这等大事,到底得有个皇家人压着,才安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