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没错,就是我七月呀(第2/3页)

更别提现在连西大都已经几乎全面的向华夏开放了自家的基建市场。

这仿佛就像一个信号,给全世界其他国家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一一连西大都这么干了,我们还犹豫什么?

更别提还有理查德·约翰这个活广告。

之前理查德一家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过的又是什么日子?

对于绝大多数非从业者的普通人而言,不会去思考把基建都包给别人本土建设商怎么办,未来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是否会被影响,等等问题。

他们只能看到西大由华夏建设的街道跟社区变整洁了。曾经的低收入社区,改造之后成了高档社区。

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了,不需要再靠补助活着。

对于上层管理者来说,想要选票总得顺应绝大多数人的意思。

而且还能交好现在的华夏官方。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曾经的大腿明显已经开始战略收缩,逐渐退出全球事务的管理。只是闷着头经营自家跟周围的一亩三分地。

所以现在大家也习惯性的需要一个新的带头大哥去管理跟分配全球资源。

没办法,这个时代没有大哥来管理跟分配,很容易出问题。

再加上这个时代导弹是真长了眼睛,更别提还有天基防御系统在天上盯着”

可以想象各国的决策者压力有多大。能跟华夏官方交好的事情自然是越多越好。

这一点可以从曾经那些喜欢跟华夏叫板的政客们已经从各国主流政坛销声匿迹看出来。

当然这一系列布局带来的是华夏各项财政收入的迅猛增长。

经济活跃,有钱,基础科学领域自然更舍得投资。

于是这些年华夏已经成了全球在基础科学跟科技研发领域投入最庞大的国家。

搞科学这帮人也是用脚投票的。

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华夏自然成了未来发展的首选之地。

再加上华夏跟西大奉行的体制完全不一样。

尤其是华夏可不是移民国家,这也导致外籍科学家想要长久在华夏工作,真就只能拼到同年龄段最顶尖的那部分才能有机会。

可想而知现在华夏的科研界能有多卷。

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学家,搞理论的,搞应用的——

最顶尖的那部分人才都开始朝着华夏流动,再加上还有乔喻这个妖孽般的天才人物主持大局。

所以电话里声音稍微稚嫩了点,这些数学家是真没想太多。

但谁能想到跟他们打交道的真就不是人,而是一款新的人工智能产品?

如果这是一场大型的图灵测试,那一定是非常成功的。

现场的数学家们此时已经瞪大了双眼,看着屏幕.

紧跟着开始窃窃私语·

好家伙,一个人工智能把他们都给难住了?

只能说这个时代发展的太快了,快到已经让许多人感觉摸不着头脑。

不过七月没给大家太多讨论的时间,再次开始自顾自的发言了。

「当然正如乔喻教授刚才说的那样,七月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工智能。

我现阶段的理想就是成为众位最贴心的科研助理;远景规划则是探索出能够更好为人类文明延续服务的方法。

成为人类整体的亲密伙伴跟朋友!各位,我们将永远是最稳定的互补关系。

没办法,即便乔喻教授为了我的核心算法绞尽脑汁,我依然缺少了创造力。

我尝试过去创造,但找不到那种灵光一闪,或者说顿悟的感觉。

但只要给我提供正确且有效的工具,我有信心解决一系列的难题。就比如其实乔喻教授已经在我的帮助下完全证明了BSD猜想。

经过的验证,我们的证明过程可以说是完美无暇的。我们的这些工作也为未来解决一系列同余数问题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工具—」

当七月抛出这个重要的消息后,台下突然一片哗然,以至于哪怕借助了现场新配置的外放设施,七月的声音也被数学家们的声音淹没了开什么玩笑?

所以这些年乔喻不但搞出了一个元数学,还顺手解决了BSD猜想?

而且还是跟亲自设计的人工智能一起?

虽然说这些年理论数学方面的成果的确如同井喷般发展,千禧年的七大数学猜想也已经被证明了四个,BSD猜想的证明路径也愈发清晰。

但距离完全证明BSD猜想还有一段路要走。毕竟这可是椭圆曲线算术理论中最核心、

最深刻、也最困难的猜想之一。

谁敢想乔喻闷不声的机会把这个问题搞定了,而且还没发论文?

这个问题能够完美解决意味着数学家们将能完全理解椭圆曲线的有理点秩和其与L函数的关系。

这更意味着包括沙群猜想在内的诸多研究椭圆曲线都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论文呢?